(黄山广电台讯/图文 洪丽萍)歙县三阳镇竹铺村依山傍水,村落集中,是国家级传统古村落,这里古树巍巍,古街纵横,村内有大片的古民居聚集群,自古以来就是徽杭两地陆路交通要道,有“一池明月,两岸清风”之美誉。
为改善人居环境,提高村庄“颜值”,2021年在政府投入160万元美丽乡村建设资金的支持下,竹铺村实施了省级美丽乡村建设,把“村庄”变成了村民的“美丽家园”。一年来该村把净美村庄清洁行动与村内的绿化美化、景观提升结合起来,推动乡村文明提升与环境整治互促互进,大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利用一年时间实现了村民的美丽乡村梦。
竹铺村在美丽乡村建设中不搞大拆大建,而是巧用创意,因地制宜,发挥“绣花功夫”的劲头进行“微景区”设计。“我们村里原有一片旧房倒塌的废墟,荒废多年了,美丽乡村建设时我们把废墟改成了迷宫,现在每逢节假日许多家长会带小孩子来这里走迷宫,还挺热闹的。”村主任潘志江自豪地说。
村里还把闲置的祠堂整修打造成乡村振兴馆,把废弃的猪栏改成“月亮湾”休闲广场,把废墟推平建起大方茶叶亭,河边水榭打造成休闲乘凉“小宝岛”,每一处节点打造都突出了地方特色,用活了自身资源。走在竹铺村内,移步换景间,不时见到古建筑、古徽道、古树木和文化微景观,“徽文化”元素到处可见。农闲时间,村民们到广场上跳舞唱歌,感受美丽乡村建设给他们带来的幸福感。
近几年三阳镇围绕“生态宜居村庄美、兴业富民生活美、文明和谐乡风美”的总目标进行美丽乡村建设,深入挖掘古村落现有资源,创意打造村落景致,在乡村振兴战略中按下了“快进键”,开启了村庄“美颜模式”,提升乡村新风貌同时,也提高了群众的幸福感和归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