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广电台讯(图文/魏晓凡、曹晓玲)歙县境内有岔口镇周家村鸟雀坪、杞梓里镇杞梓里村漆川、武阳乡洽河村丰坑、金川乡金川村小阜舍、璜田乡璜蔚村双源5处市级地质灾害点,易发生山体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面对即将到来的汛期,歙县认真总结2020年“7.7”抗洪救灾工作经验,突出抓好灾害准备、灾害预警、灾情报送等各项工作,提升应急能力,筑牢防灾减灾“前沿阵地”。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歙县居安思危,未雨绸缪,不断完善应急预案体系、加强应急救援力量建设、开展灾害应急预案演练、建立灾害保险制度,全方位强化灾害应对准备,确保关键时候发挥作用。目前,全县共有县级总体应急预案1个、专项预案23个、部门预案30个、乡镇预案356个。
与完善应急预案体系同步,加强应急救援力量建设,统筹调度全县232支民兵防汛抢险队伍,整合蓝天救援队等社会应急救援力量,在杞梓里、街口、坑口等乡镇开展防汛抢险、地质灾害等应急演练20余场次,确保关键时刻拉得出、用得上、打得赢。
“我们在全县共布设2020个应急大喇叭,遍布广大农村,在遇到灾害时,也会第一时间发声,反复播报灾害信息,指导积极应对,让广大群众‘早知道’‘全知道’。”歙县应急管理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在发挥应急大喇叭作用的同时,还通过短信发送、媒体发布等方法,运用气象预警短信发布各类气象预报12万次、预警154次,服务群众近27万人次,打通预警预报信息传播“最后一公里”。
与拓展发布途径,实现灾害信息全覆盖相比,灾情信息发布精准化同样重要。树立防灾减灾一盘棋思想,应急、气象、水利、自然资源等重点部门建立防灾减灾关键信息共享机制,形成各类灾害预警信息、风险隐患发展动态即时共享,并建立灾害风险会商机制,提升预测预报精细化水平。
这些重点部门还组织专人对易淹易涝地区、水库、地质灾害隐患点等部位开展全面摸排,寻找灾害发生前的蛛丝马迹,摸排各类风险隐患点247处,为成功避险争取“黄金时间”。以灾害隐患点摸排为契机,深入地灾点附近2000多户居民发放群测群防明白卡、避险卡,提醒群众时刻将安全记心中。
健全统一的应急物资保障体系,围绕物资需求、仓储、分配、运输等多个环节的保障链,认真摸清全县救灾物资储备情况,目前已储备30多种生活救灾物资、70多种应急抢险救援物资,切实提升突发险情灾情应急处置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歙县还将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纳入对各乡镇各单位的目标责任考核,推动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建设向基层延伸,打通应急管理“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