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黄山
下载

歙县岔口镇:“小书屋”发挥“大作用”

发布日期:2022年06月01日

黄山广电台讯 (图文/魏晓凡、何社发)近日,歙县岔口镇以农家书屋为平台,深入推进“15分钟阅读圈”建设,为村民提供就近、便捷的文化服务,同时多形式开展全民阅读系列活动,将农家书屋打造成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的“加油站”,培育文明新风尚。2021年,岔口镇湖岭村农家书屋荣获“安徽省第四届百家示范农家书屋”称号。


百姓“点单”,打通“最后一公里”

“岁数大了,睡眠时间短,很容易醒,醒来就难睡着了,第二天头还晕晕的。我就经常到农家书屋来借点健康养生的书籍,睡前看看书,还可以催眠呢!”家住岔口镇湖岭村的退休职工凌华珍笑着说道。

岔口镇按“六统一”标准对农家书屋进行规范建设和管理,目前已建成农家书屋7个,实现了行政村农家书屋全覆盖,按照“需要什么、补充什么”的“百姓点单”模式,制定个性化书单,精准配置书籍,并组织各村文化管理人员将书籍类型进行登记与分类。目前,农家书屋有养殖技术、农业生产、健康养生、儿童读物等8个种类的书籍,累计藏书2万多册。

农家书屋建在村里,离村民更近了,带动更多村民爱上阅读,打通了公共文化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建设“三区”,算好“加减乘除法”

“我有点老花,长时间看手机眼睛吃不消,每天按时到书屋报到,村干部手把手地教我学会了使用‘学习强国’这个软件,它还能语音给我读新闻,现在学习可真方便啊!”老党员凌齐国感慨道。依托学习强国APP,将岁数偏大、手机不太熟练的村民聚集在农家书屋,组织志愿者开展一对一帮扶教学,用好用实学习平台。

按照“整合资源、流程再造”的工作思路,将农家书屋划分为文明实践区、线下阅读区、线上阅读区,依托8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在服务质效上做“加法”,对软硬件设施提档升级,在工作流程上做“减法”,解决群众在阅读中所需所盼,在发挥作用上做“乘法”,助力乡村振兴,在破除陋习上做“除法”,涵养文明乡风。


丰富“载体”,做实“农家书屋+”

“我们组织党员经常来农家书屋坐一坐,开展专题讨论,阅读红色经典,深化党史学习教育成果,将全民阅读和支部主题党日活动相结合,在学习中汲取营养、感悟党恩。”岔口镇大坑源村将支部主题党日活动开到了农家书屋。

书屋内设“红色专栏”,以视频学习和书本阅读的方式,用好用活“红色资源”;开展“党史课堂”系列教育,发挥老党员带头作用,促进年轻党员深入理论学习、品读红色经典、感悟革命精神,打造党员学习“红色平台”。

依托农家书屋,常态化开展多主题、多形式的群体文化活动,“农家书屋+”助推文明新风尚。以春节、清明、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为契机,组织开展革命老区红歌会、广场舞等文娱活动,以及书画、摄影、民俗小吃制作等传统活动,活跃、丰富了群众的人文生活,让农家书屋“动”起来,打造乡村振兴“文化加油站”。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