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新闻网讯(文/图 胡国锋)徽城镇渔梁社区以“争渡”基层书记项目领航,实施“三抓一增强”党建工程,以“多网融合”(党建网、综治网、防控网)、“多元共治”(法治、德治、智治、自治),提升社区治理水平。先后荣获全国学雷锋“四个100”最美志愿服务社区、第二十届全国青年文明号、第八届全国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建设先进集体、全省安全社区、第八批全省民主法治示范社区等称号。
法治保障。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争渡”法治广场阵地,结合“国家安全教育日”“6.26”国际禁毒日“12.4”宪法宣传日开展法治书画展览、法治视频展播、法治文艺演出等活动50余场,发放各类宣传资料3000余份,接受群众咨询510人次;落实社区“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聘请专职律师任法律顾问,设立法律援助工作联系点,常态开展送法活动8场,及时参与纠纷调处、合同审核等法律事务。
德治教化。深化法治、德治融合,以建好“堂”、“立好规”选好“人”为切入口,用身边人、身边事接力标识全域文明高度,以柔性互动推进刚性约束。争创渔梁道德讲堂、“争渡”学堂,按月举办讲座,受众3000余人次,制定渔梁社区居民公约、渔梁争渡“三句半”等一批通俗易懂的乡风文明规范,挖掘、选树培育“中国好人”方华清、吴笑梅、“全国最美家庭”巴胜子等先进典型,构建从先进典型培育,到道德故事传播,再到道德感悟践行的道德建设“生态圈”。
智治支撑。推动“党建+综治+疫情防控”等多网融合,构建以社区党总支为核心,以6个网格、43个网格单元为主体的组织体系,加快“智慧社区”试点,用足用好“e治理”“雪亮工程”等治理平台,完善“智能+政务服务”,打造以“手机终端、音频+流动小喇叭、摄像监控、热线电话、网上事务处理”的网络综合管理平台,实现扫码时时关注、指尖触碰信息,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的作用。
自治强基。实行“三个一”工作法,即一支志愿者队伍(“争渡”服务队2021年被市委政法委授予“最给力平安志愿者队伍”荣誉称号),完善“争渡”志愿者登记注册、积分兑换等制度,从严落实招募、培训、管理各个环节,今年来703名在册志愿者累计参加疫情防控、平安建设等志愿服务1850余人次;一个议事协调机制,按照“有觉悟、有威望、有能力、有热情、有精力”五有标准选聘道德模范、退休干部等28名乡贤,成立“群贤共治议事会”,发挥亲缘、人缘、地缘优势做好民生实事、纠纷调处;一批服务平台,搭建“红色议事厅”“小圆桌议事厅”,设置“三社”联动、益行青少年E站等社会服务平台,以“多单位、微治理”方式解决群众诉求58件,化解矛盾纠纷20余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