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新闻网讯(文 汪振)在古徽州府歙县,民间广泛流传着一句俗语:“吴茶周漆潘酱园”,而吴茶则来源于素有“歙南第一村”之称的昌溪。昌溪文化底蕴深厚,吴茶文化是其中的主要代表,古今往来,昌溪乡贤们以宽容豁达,乐善好施,成风化人,引领昌溪文明新风。秉承唇齿相依、相濡以沫、共同发展的理念,以天时地利人和,创造了凝心聚力的人心力量,推动了昌溪发展。
2022年歙县首家茶文化馆——昌溪吴茶文化馆正式建成对外开放以来,昌溪乡党委政府坚持对吴茶文化深入挖掘整理,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打造“四杯吴茶”矛盾纠纷调解机制,奏响新时代“枫桥经验”四部曲,让平安和谐的古村昌溪在历史悠久的吴茶文化中香飘新时代。
一杯“吴茶”平心静气。乡村两级积极推进“吴茶文化评理堂”,创新基层治理新形式,激活了人民调解的新活力,提升了人民调解的吸附力,发挥人民调解在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中的积极作用,以一杯吴茶让当事双方平心静气情绪趋于冷静,进一步有了坐下来聊一聊的情绪基础。一杯吴茶也让当事双方感受着昌溪古村宽容豁达、礼让相依的厚重历史文化遗存,快速形成当事双方换个角度为对方想、站在自身角度作退一步想的文化基础。
二杯“吴茶”诉说事理。二杯吴茶由当事双方先后冷静全面诉说争议事项、矛盾纠纷发生的由来过程以及隐藏在矛盾纠纷背后的历史背景,合情合理表达自己一方的诉求愿想,让当事双方在冷静耐心中听取对方意见诉求,也让评理说事调解员快速全面客观地了解掌握矛盾纠纷的成因和焦点以及当事双方内心想法,为依法依规调解处置、力促当事双方圆满解决争议事项提供了全面的事实依据和针对性强的破解方向渠道。
三杯“吴茶”以案析法。干好农村评理说事工作没有法律基础不行,在评理说事工作中,群众对于法律知识的欠缺也常常成为调解进程中的障碍。所以,三杯吴茶既是评理说事调解员化解矛盾、修复当事双方感情的过程,也是一次趁机对群众进行普法教育,让一起案件带动一片,一家问题点醒万家的过程。第三杯吴茶中,评理说事调解员以纠纷案情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以吴茶历史文化为引子,在以案释法中让当事双方明事理、懂谦让,充分实现矛盾化解在基层、消化在萌芽。
四杯“吴茶”握手言和。在诉说听法明事理中,评理说事调解员为当事双方续上第四杯热气腾腾的吴茶,再品吴茶茶香,再议公正和谐。从法理、情理分析矛盾纠纷焦点,积极引导当事双方退步礼让、握手言和,最终达成一致意见,签订调解协议书。通过吴茶历史文化挖掘,让当事群众在品茗四杯吴茶中感受古村历史文化,激发同村同族邻里乡亲高度认同感,将矛盾纠纷就地化解,让理性平和的吴茶茶香飘散在古村昌溪大地、润泽新时代人民心。
“四杯吴茶”矛盾纠纷化解机制,传承发展了古村吴茶文化,应对突发矛盾纠纷时有条不紊,2022年以来,全乡累计化解矛盾纠纷27起,其中重大复杂纠纷4起、群体性纠纷1起、信访积案1起;访调对接5起,诉调对接2起,实现纠纷调解全覆盖,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全力谱写出一曲曲新时代平安建设和谐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