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新闻网讯(汪琦、卓欣怡)春暖花开,一派生机盎然。走进歙县王村镇横关村,一幅“天蓝、山绿、水清、地净”的和美乡村新画卷呈现在眼前。可谁知,2018年以前,横关村的村集体经济收入在10万元以下,几乎没有任何经营性资产,村级集体经济基础薄弱的问题一直制约了横关村的发展。四年时间里,横关村如何破茧成蝶,实现乡村振兴?横关村党总支书记沈海燕说,这都是因为有了省市县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好政策。紧扣“引进一批人才、创意一批产业、带富一方百姓、壮大一村经济”的目标定位,横关村积极利用省级贫困村在脱贫攻坚项目库谋划契机,立足村情大胆探索、汇聚产业活力,闯出一条党组织“牵线”、金融“搭台”、信用“串联”、群众“唱戏”的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之路。
在歙县王村镇,像横关村这样在近年发生巨变的村还有很多。这是王村镇抢抓政策机遇,全面推行“党建+”理念,倾力打造“双培双带”为乡村振兴赋能添翼、“乡村运营”为乡村振兴点燃引擎、“聚才引智”为乡村振兴注入活水、“富民强村”为乡村振兴添砖加瓦的“四个一加一”模式,多措并举消除集体经济落后村,铸就乡村振兴的“党建引擎”的成果。
抓实村级集体经济“一把手”工程。王村镇党委积极落实中央、省、市、县委决策部署,主动作为、自我加压、高位推进,把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作为“一把手”工程。结合各村实际,研究出台《王村镇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攻坚年行动方案》,形成一村一策,明确各村目标任务、发展途径和工作要求。通过月月赛、季季评、年度考的工作机制,分析部署各村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工作,对落后村居及时调度,研究出台《王村镇党建带群建促乡村振兴满天星“造星工程”实施方案》,将村集体经济完成情况纳入村书记年度考核。通过召开村书记论坛和新安夜话,产生思想碰撞,研究制定《王村镇2023年度“一村一策”集体经济提升方案》,让各村有思路、有抓手、有行动。
找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新路。王村镇推进实施“六业千亿”和“两强一增”行动计划,持续深化巩固“造星工程”党建计划,充分利用镇域内资源,实行一村一品,发展“一园三基地”(电商产业园区、特色种植基地 、精致农业基地、美丽茶乡基地)特色产业体系,走出了一条“党建+特色产业”促村集体经济发展的路径。扎实开展招商引资、招大引强工作,构建完善引凤回巢、引凤来巢工作格局。加快培养“五类人才”,大力培育农村高素质农民队伍,加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培育。全镇引进各类优秀人才133人。充分利用集体闲置资产,盘活资源,变“冷”为“热”,激活农村“沉睡资产”,充分利用房前屋后闲置地和本土材料因地制宜打造歙美“五小园”,充分发挥土地资源效益,把八村村后塘、横联村旃田精心打造成歙美“五小园”,做到“一村一景、一户一景、一步一景”。
村企“手拉手”共促发展。成立王村镇村企联合党委,围绕组织共建、产业发展、村级闲置资源资产盘活利用、企业困难协调、农村务工信息转化等内容进行共商共议,引导构建党建工作一起抓、社会责任一起担、经济发展一起帮的格局。结合乡村运营创新试点工作,打破村域、行业壁垒,积极探索创新“强村公司+”的集体经济发展新模式。积极对接实施涉农小型工程项目,成立村集体劳务队,与在本地承建工程项目公司开展劳务服务合作,依法依规参与村级集体经济项目建设,助推村级集体经济增收。2022年度全镇各村通过实施小型工程项目及成立村集体劳务队开展劳务服务共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170.66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