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新闻网讯(王定花)近年来,歙县瞻淇鱼灯火热出圈,不仅在古徽州频频亮相,更从新安江游入了钱塘江。瞻淇人坚守这一根脉,继承传统,不断创新,围绕鱼灯做足文章,实现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和旅游业融合发展,带动了乡村振兴,让百姓实现了精神依托。
技艺传承,让文化绵延不绝。守着这片鱼灯文化土壤,勤劳的瞻淇人已将鱼灯二字融入血脉。瞻淇村每年正月初二到十八都会嬉鱼灯,营造浓浓年味,也让年轻一代耳濡目染,吸引新鲜血液注入,实现技艺传承不息。目前,村内已形成了一支 32人的老、中、青嬉鱼灯技艺专业队伍,非遗传承人6人,他们以传承发扬瞻淇鱼灯为己任,以老带新、以口相传。
创新发展,让文化生生不息。围绕这宝贵遗产,瞻淇人也在不断创新探索,丰富鱼灯表现形式,赋予鱼灯新的内涵。坚持“请进来和走出去”,多次亮相市县重大文旅推介活动,受邀参加浙江卫视《丹青中国心》节目录制,参与杭州银泰表演,2023年,通过鱼灯表演、售卖鱼灯预计增加村集体收入20万元。与行知学校合作编排创意舞蹈《大鱼徽州》,通过场景式演出,舞出徽州千年神韵与城市精神。
产业融合,让文化添翼增彩。鱼灯也已然成为撬动瞻淇发展的新引擎,瞻淇人以鱼灯IP为杠杆,努力做好鱼灯+文章,提出瞻淇产业发展“美人鱼”计划,努力走好三产融合发展新路子。2022年,瞻淇村争取资金220万元,积极流转200亩林地,栽种青梅新苗木1000余株,林下经济试点20余亩土地。2023年继续争取资金150万元建设青梅基地二期。
为扩大销路,瞻淇村积极与芜湖溜溜梅果园对接,签订认购协议,探索“订单式”农业。鱼灯也成为瞻淇村发展的“引流”神器,2022-2023年瞻淇村新增民宿、农家乐3家,流转农房2套,发展林下经济套种西瓜20余亩马上也将进入采摘收获季。鱼灯、青梅、西瓜成为瞻淇村三张名片,也成为村集体经济发展和村民增收的三大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