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新闻网4月1日讯(汪鼎成)近年来,歙县徽城镇渔梁社区积极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把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作为提升城市文明程度、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抓手,采取“四项措施”,不断推进志愿服务活动制度化、多样化、常态化。
人员特色化。引导社区党团员、社区居民、离退休干部等群体加入“争渡”志愿者服务队伍,注重发挥共建单位党员志愿者人才、技术及智力优势,分别组建“党员义工”、“党员扶贫帮困”、“文体艺术”、“科普环保”、“医疗保健”、“环境卫生”、“文明劝导”等多类志愿服务队。同时坚持以党员干部为骨干、以党内带动党外,推动志愿服务队伍壮大。
服务贴心化。以群众需求为导向,通过集中座谈、上门走访、发放便民服务卡、征求意见等方式,摸清居民群众需求,并对一些扶贫帮困等优质志愿服务项目进行拓展深化,使志愿活动更接地气,帮居民办实事、解难题。
形式多样化。结合居民实际情况和需求特点,建立了多种服务形式,针对老弱病残等弱势群体的服务需求,志愿者主动提供上门服务;联系社区卫生服务站,定期开展健康检查和常见病预防知识讲座等专业服务;依托社区志愿者服务站等载体,为没有劳动能力的老人和残疾人提供代取低保金日常事务代理服务等。
激励常态化。积极探索建立志愿服务“积分兑换”制度”,志愿者每参加一次志愿服务,根据服务时长,获得相应分值,每季度兑换一次礼品。社区以志愿服务兑换制度的落实促进了志愿服务工作机制的不断完善,让越来越多的人自觉投身志愿服务活动中来,真正使志愿服务成为一种生活习惯,引领社会新风尚。
今年以来,该社区先后组织志愿者参加写春联、古街禁燃、治安巡逻、义务献血、三八演出、综治宣传、世界水日咨询、森林防火、环境整治等大型志愿服务10余次,受益居民近千人次,社会效益日益凸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