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厕所,大民生”。在全力打好脱贫攻坚战、提升人居环境过程中,歙县绍濂乡绍濂村积极推进“厕所革命”,补齐影响群众生活品质的短板,让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
“根据我们村的实际情况,村民代表大会制定了本村村庄环境整治村规民约,现在发给大家,就是请大家互相监督,共同遵守。”拆除旱厕是一项民生工程,也是推动生态文明、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举措。连日来,为使村民理解和支持旱厕拆除改造,由绍濂村村“两委”干部组成的宣传队忙着挨家挨户上门宣讲,发放环境整治村规民约。
今年39岁的余雷霆,平日都在杭州务工。为了支持村里的旱厕拆除,这几天他特地请假回家,主动将自家建在路边的旱厕拆除。“这些旱厕不仅不卫生,一到夏天就臭烘烘的,而且也影响村庄风貌,现在村里统一拆除,这是好事情。”
拆除过程中,绍濂村利用政策宣传引导,村“两委”动员旱厕户主的亲戚朋友一起做思想工作,以党员干部先带头后逐户拆除的办法,实现了群众从“不想拆”到“我要拆”的转变。同时,按照农厕改造每户800元的奖补标准,造册发放,有效发挥了财政资金的撬动作用。“经过前期摸排,整个村庄总共有184个旱厕,目前就是将道路两边的60多个旱厕全面拆除,下一步再向村中延伸,全面清理。”绍濂村村干余锦尉介绍。
农村旱厕改造“三分建、七分管”。据介绍,绍濂村计划在持续进行三格式化粪池改造的同时,针对旱厕拆除后空余的地皮,增设停车位、健身小广场及景点公园等,以进一步提升全村人居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