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歙县民宿首批联合审核工作正式启动,县文旅体局联合公安、市场、卫健、消防、环保、住建等部门,对城区范围内的7家拟建民宿进行联合现场踏勘。“各部门提前过来指导,将审批环节事项变成前置服务,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大大减轻了我们的负担。”歙县西街安若民宿业主章卫通说。
随着全域旅游发展,今年歙县出实招,以各地特色产业举办梅花节、油菜花节、贡笋节等27个美丽乡村旅游活动。各类民宿应运而生、蓬勃发展,成为农村经济新增长点。与此同时,行业发展不规范、服务水平参差不齐也成为歙县民宿业发展的痛点。
“有外地投资商进驻的精品民宿,也有村民自建的农家乐发展出来的粗放型民宿。由于缺乏统一规范,带来消防、食品、卫生、治安等诸多方面的隐患,严重制约后续发展。”民宿审核工作组工作人员黄钟介绍。
“主要就是办证问题,因为牵涉多个部门,在办理过程中就有重复整改和多跑腿等问题。”位于渔梁老街一隅的故然渔音绕梁民宿于去年年底建成,来自上海的投资业主齐永辉道出了他的无奈。
为补好这一“短板”,今年6月21日,歙县出台《关于促进歙县民宿业规范发展的实施办法》,建立联合现场勘察制度,成立民宿发展领导小组,明确成员单位职责,共同协调解决民宿项目在审批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同时,梳理民宿办证流程图,编制民宿项目审批一次性告知单,对民宿项目审批需具备的条件、前置手续和材料、办理流程、咨询电话及办理承诺时限等公开,实行一次性告知。
烁金宾舍是徽城镇紫阳村村民依托自住房建设的民宿,经过各部门审核,业主黄萍被告知设置警示标志等问题后,下周即可去办相关证照。“各个部门上门来做服务指导,还为我们考虑开办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防止我们因为一些规范性问题而多次返工整改,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减轻了我们不少负担。”黄萍坦言。
据了解,歙县现有民宿(农家乐)363家,客房共计2614间,床位5519个,餐位13693个,其中精品民宿32家,三星级农家乐24家,四星级农家乐14家。今年首批联合审核的农家乐18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