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广电台讯(洪黎明)近年来,歙县徽城镇新州社区紧紧围绕和谐社区创建目标,积极探索平安社区治理体系建设,践行枫桥经验精髓,做到“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充分发挥能动性,凭借上下同心聚力、同频共振,努力让群众收获更多安全感和幸福感。
构建网格化管理模式。社区积极探索基层治理模式,实行“网格化+网络化”的“双网融合”党建工作模式,将社区事务纳入一张信息网,把社区工作者编入辖区6个网格中,建立网格联络群,引导党员干部切实增强为民服务能力,提升基层治理服务水平。
“微治理”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厘米。深入一线了解到百姓所想所盼,发动网格员、居民代表、党员干部深入各小区住户、商户、企业,开展入户宣传走访行动,收集受访对象意见建议。对于走访中发现的问题,社区将症结派单发送相关部门,采用“社区吹哨,部门报到”的方式合力解决,确保“小微”项目以及小问题在第一时间解决,用“微治理”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厘米”。新州居民区是无物业小区,因线路老化,路灯经常不亮,居民反映强烈,环境卫生也常被居民诟病,社区在认真收集民情、倾听民意的基础上,通过落实系列措施,解决了居民区亮化、环境卫生脏乱差等难题,小区治理水平进一步提高,受到居民广泛好评。
推行“乡贤+基层治理”模式。发挥“乡贤+”作用,充分激发乡贤的荣誉感和责任感,发挥乡贤在平安创建工作中的先锋模范作用。把辖区优秀企业家、老干部、老党员、老教师、原村离任老干部、老退伍军人等纳入到乡贤群体中。结合乡贤“地熟、人熟、事熟”的优势,“乡贤”们掐得准“脉”,找得到“根”,摸得对“门”优势,加强信息共享、沟通与合作,引导乡贤积极做好社区发展“参谋员”、为民办事“服务员”,积极参与项目征地、调解矛盾纠纷,做到大事不出社区、小事不出村组,实现了社区成立以来无治安、刑事案件,无生产生活安全事故案件,有效维护辖区社会和谐稳定。
打造服务型社区方便居民。不断创新社会管理方式方法,以“两委一站”(党总支、居委会、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治理载体,“三会”(听证会、协调会、评议会)为议事框架,实现从“一元管理”向“多元治理”的转变。以居民居住地为中心,构建满足15分钟范围内的医疗、住宿、教育、商城等日常所需的居民生活圈,为居民提供家政服务、法律咨询、矛盾纠纷等各项服务。同时以网格化管理为载体,开展政策宣传服务、劳动就业服务、安全保障服务、维稳安全服务、民生服务等多项服务工作,并特别注重解决居民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拉近了社区与居民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