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黄山
下载

歙县:党建引领 “三信联动”引“金流”

发布日期:2020年12月29日

黄山广电台讯(汪龙京 )歙县纵深推进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突出发挥基层党组织领导作用,着力夯实农村信用体系基础,结合实际、创新方法开展信用信息采集,探索乡风文明评议,建立完善信用评级和授信用信机制,实现信息、信用、信贷“三信联动”,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强劲动能。

立柱架梁,必先夯基垒台。建设科学有效的农村信用体系,必须打牢农户信息采集归集这个基础。歙县创新制定“县联席会议-镇党委-村级党组织-村属党支部-党员”自上而下五步工作法、“采信息-核数据-群众评-代表议-镇联审-县认定-村公示-户挂牌”自下而上八步工作法,既注重发挥党组织书记、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又鼓励群众积极参与。同时突出宣传引导,配强党员联系服务群众和基层网格治理队伍,选派25名金融村官分别在25个选点村驻村办公,并强化县纪委监委、公安、人社、农业农村等单位集中会商,研究信用信息采集指标,着力打通部门“信息壁垒”,实现资源共享。

信息生信用,量化评级为要。在信息数据基础上,需要搭建串联桥梁,做细做优乡风文明评议和信用评级,使信息真正体现为信用等级。歙县一方面推出“6660”评价、“背靠背”评议、公示后复议、挂牌后动态评议“四轮循环”乡风文明评议工作法,由镇党建指导员、联村干部、村“两委”干部、党员代表等6类人群组成村级乡风文明评议小组,对敬老情况、邻里关系、热心公益事业、支持村“两委”工作等6个项目进行测评打分,总计60分,划分出“好、一般、差”等次。同时成立复核小组对完成评议户进行随机抽检,对评议结果有异议的可提请复议、再评议;出台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村(户)负面清单,实行信用村(户)“一票否决”制,完善信用村(户)动态进出机制。另一方面,充分发挥“金融管家”作用,强化信息精准录入,对系统评定信用等级进行复查,确保信用等级有依可查、有据可寻、准确无误。

信用变信贷,完善信用机制是保障。歙县坚持因地制宜,结合农村产业发展现状和特点,建立健全授信用信制度,强化金融产品设计,丰富信贷金融产品,有效解决信贷需求。目前,歙县农商行等10家银行针对性推出民宿贷、茶易贷、扶贫助农贷、旅易贷、纳税E贷、信易贷等27项金融产品,根据信用户级别实行差异化信贷政策,实现“信用变现”,为农村引来“金融活水”。乘着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东风,AAA级信用村徽城镇旸村村的村级邻里中心项目预计总投资8000万元,县农商行为其授信3000万元,大大减轻了资金压力,保障了项目建设的有序推进,推动集体经济增收;深渡镇大茂社区信用户姚福利,向银行信用贷款5万元,扩大了养蜂规模,年收入达到6万余元,走上了增收脱贫的甜蜜致富路。

据了解,歙县已完成徽城镇、深渡镇2个选点镇25个行政村的农户信用信息采集录入、信用等级评定工作,评定信用户10302户,占入库农户的93.5%。25个选点村均被评定为AA级以上信用村,完成授信农户4600户授信金额超50亿元,信用村建设以来用信1322户,累计用信1.65亿元,打通了信息、信用、信贷“关节”,“三信联动”畅通了“金流”渠道,实现了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