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黄山
下载

歙县绍濂乡:“和文化”赋能美丽乡村建设

发布日期:2021年01月22日

黄山广电台讯(文/图 徐建飞)“儿童放学归来早,忙到和平荡秋千。”近日,蓝天下,碧草边,歙县绍濂乡和平村的和园里,原木秋千、跷跷板,水车车水、推拉石磨等农耕器具正成了时髦的“健身器材”,一群儿童正嬉戏撒欢,“这段时间,来这儿玩的孩子真多,一个个都不愿意回家呢!”

据了解,该村依托村庄独具特色景观和文化以及乡贤的业态支持,倾力打造“爱情天堂幸福打卡地”和“钟爱一生婚纱摄影地”,以美丽乡村建设带动产业发展,美景美业相得益彰,为乡村振兴赋能增效,在建设过程中, “和文化”在当地已内化于俗,蔚然成风,涌现出一系列感人事迹,淳朴民风得以弘扬传承,成为美丽乡村建设的动力源泉。

在歙县绍濂乡和平村上溪组,一栋徽州古民居门前挂着“全国劳模展示馆”的标牌,81岁的鲍彩鸾家住于此,她因植树造林贡献突出于2000年获全国劳模、“全国十大农民女状元”等荣誉称号,听闻村里正在进行美丽乡村建设,自愿将自己目前居住的房屋改造设立为“全国劳模展示馆”,作为弘扬劳模精神,传承劳模文化的阵地,展示馆内设有劳模讲故事、劳模档案展、劳模农具展等,用劳模现实的生活场景来教育激励干部群众投身乡村振兴,奋发有为建设特色美丽乡村。

乡亲们对美丽乡村建设,拥护支持有加,村民程四娣主动将自家晒场地让出来给村里建设,看到村里将这块地建成一个小景点,程四娣很开心,“这样一整治,又好看又方便,我家只不过晒东西远一点罢了。”村民舒世维捐出一对复古大水缸,用于种植花木,曾参加抗美援朝战役的退役老兵郑长月捐出自家门口的一对旧石鼓及农耕用品等,村民江芝远捐赠大石墩,有赖村民的捐赠,让各种曾伴随着我们生活的旧物得以重新回到我们记忆,割不断的乡愁有了历史的脚印。退休职工鲍维新虽然八十多岁了,但看到大家热火朝天在建设美丽乡村,也帮助村里维护花木盆栽,“这个事我还干得动,你看,这月季开了,与边上石墙搭配起来,特别漂亮。”

    截止目前,和平村美丽乡村建设理事会收到12户村民自愿捐赠旧物器具,5户无偿出让园地、门前晒坦等土地用于村庄整治建设,7名村民主动参加志愿者,支持村里协助开展卫生整治活动,淳朴民风像一张帆,助力村庄向宜居宜业的美丽乡村快速航行。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