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新闻网讯(文/图 包珊珊)黟县洪星乡位于黟县西北部,海拔580米,辖区内群山起伏,溪河纵贯,现有地质灾害点34个,每逢汛期或暴雨天气,土壤含水趋于饱和,极易发生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严重威胁地质灾害点附近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近日,洪星乡依据《乡镇配合事项清单》中“地质灾害防治组织实施”的职责边界划分,积极履行辖区内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严格按照规定流程,制定完善应急预案,细化组织实施步骤,不断提高全乡的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守护好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县乡联动,明确防灾机制。辖区内34个地质灾害点,该乡积极配合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县应急管理局和县交通运输局等部门,紧密合作,建立联防联控机制,共享防灾信息,共同分析研判,会商防治措施。运用网格化管理,实行分村分组包保责任制,开展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工作,重点对辖区内山体周围、河道沿岸、公路沿线等地质灾害隐患点开展拉网式全覆盖排查,详细了解各隐患点涉及范围及稳定程度,建立隐患排查台账,进行动态监测管理。
协同合作,强化防灾巡检。通过QQ群、微信、电话等多种方式,将地质灾害和气象风险预警信息及时传达到乡村组,组织、协调、指导和监督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该乡严格执行汛期地质灾害24小时值守制度,划定责任区域,落实专人监测监管,明确村组两级网格员31人,包保地质灾害点附近26户106 人,加强巡回检查的频率和力度,对存在安全隐患的区域,细化危险隔离措施,发现险情第一时间上报,组织受威胁群众及时转移、有序安置。
干群同心,凝聚防灾合力。该乡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全面开展地质灾害防范普及宣传,“线上”以微信互动的方式,向群众推送相关的文章或视频,“线下”以户主会、上户走访、发放宣传图册等方式,增强群众防灾减灾知识。今年以来,累计开展地质灾害宣传 20余次,覆盖200余人次。每年汛期来临前,开展地质灾害点应急演练,帮助干部群众熟悉警示标志、预警信息、撤离路线和避灾地点等相关内容,学习地质灾害防治中的典型案例,认真查找自身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总结经验做法补缺补差,提高防灾减灾意识,提升应急处置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