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新闻网讯(文/图 郑芝燕 )日前,源川村的蚕农们迎来了晚秋第四批蚕茧的丰收,村委会旁的空地上,大家忙着摘茧、售茧,一片忙碌喜悦的景象。“我们前期春蚕、夏蚕和秋蚕三批蚕茧共售出近1.4万斤,经营性总收入达到了30.5万元,带动了50多户村民增收,效益很不错!”源川村党支部书记吴峰华向笔者介绍道。
据了解,近年来,西递镇立足资源禀赋、特色品牌等优势,进一步优化产业发展布局,围绕“1+6+N”模式,助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实现自我造血。如源川村与叶村依托蚕桑传统产业优势,通过采取“企业+强村公司+基地”订单养殖模式实施小蚕共育,实施蚕桑复兴计划,与蚕缘家纺公司签订合作协议,确定蚕种收购保底价格,保障村民收益;同时由公司提供蚕种和技术支持,做好蚕桑养殖保障工作,以此实现养蚕规模化发展,带动村民增收致富。截至目前,春、夏、秋及晚秋蚕四批蚕茧共售出1.7万余斤,经营性总收入38.64万元,带动50多户村民增收25万元。
除此之外,源川村还紧密依托青梅产业“3年挂果、5年收获、8年丰产”的资源优势,先行在严岭组试点种植青梅20亩,通过本村示范先行,引导全镇6个村通过村经济联合社共同出资抱团发展,成立了黟梅果蔬种植有限公司,探索青梅联合加工项目,打响“黟梅”品牌。今年,青梅销量已达8000斤,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达1.1万元,带动村民增收2.9万元。通过抱团发展青梅改变了以往各村“单打独斗”的局面,联动提升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助力了村民增收。据统计,截至10月,西递镇各强村公司共运营项目37个,经营性收入达到2083万元,预计全年纯收入可达287万元以上。
接下来,该镇将持续挖掘各村潜在优势,探索党建引领促产业升级“1+6+N”的新途径,实实在在带动群众致富,用实际行动助力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农村广袤大地落地生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