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树浓遮,瀑溪盈盈,一行行白鹭在碧水蓝天起舞盘旋,黟县美溪乡如今满目青山,百鸟鸣唱,一片生机勃勃。近年,该乡成功开发了乡村旅游,利用境内优美的生态资源优势科学地整合出“一山”(打鼓岭)、“一水”(黄姑河)、“一林”(情侣林)三大旅游产品,实现了山区农民增收经营方式上的根本转变。同时,加快小城镇建设,壮大二、三产业,为农民“下山”发展创造空间,为青山减负,给绿水让道。
该乡先后获得“安徽省优秀旅游乡镇”“省级森林城镇”“安徽省生态示范乡镇”等称号;2018年7月份,美溪(打鼓岭、情侣林、黄姑河、弋江源)荣获由中国气象网、中国气象频道、安徽气象台组织评选的“安徽避暑旅游目的地”称号。
建设——打响“增绿”脱贫攻坚战
该乡境内面积68平方公里,山场面积5466.67公顷。该乡党委政府遵循山区农业可持续发展要求,围绕“生态立乡、林业强乡、竹业富民”的战略,确立以生态建设为重点,大力发展特色林业、特色农业,着力构筑安全农业宽带经济。消灭荒山,积极推进经营方式的转变,大力开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走出一条既能保证生态目标,又能实现农民增收的新路。自1996年至2017年间累计完成森林培育7117公顷,封山育林面积3019公顷,该乡林木绿化总面积已达到5840公顷,森林覆盖率由原来的64%上升到89.6%。
保护——“放鸟出笼”挣钱养山
上世纪九十年代,该乡全面实施“放鸟出笼”工程,积极推进农业生态经济,引导农民走出一条挣钱、养山的双赢之路。
该乡党委政府历来重视农业环境生态建设,在加强对公路沿线沿河生态资源保护的同时,鼓励和引导农户退出景区莽林“下山”发展,实现全封全育的工作目标。一是利用春节务工人员返乡过年的机会,请他们多为家乡人牵线搭桥,找工谋事;政府对当年外出务工人员分类造册,建立档案;二是利用政府所在地小集镇建设的集聚效应,大力发展二、三产业,加快非农化进程;三是利用深冲大坞、林间湿地等自然原生地独特的环境条件引导农民发展林下经济,大力推进沼气能源建设。同时,加强对群众法律法规宣传教育,完善村规民约,严格采伐管理,加大对森林野生动物和珍稀植物的保护力度。2009年以来,先后成功抢救景区受伤苏门羚(四不像)、金钱豹,实施野外放生蟾蜍4000只、各种蛇类1000余条。
发展——开发旅游促农增收
以开发美溪“小桂林”山水风光为主,带动柯村乡“红色”旅游,辐射宏潭乡五溪山自然保护区,形成“山外看文化,山里看自然”的旅游新格局,并使之成为黟县旅游经济的后继发展基地的工作目标,该乡按照“差异化发展、品牌化建设、系统化提升”总体思路,全力加快业态集聚提升,重点完善了打鼓岭景区污水收集处理等基础设施,并围绕黄姑河、情侣林等优质旅游资源,引入体育、文化、非遗手工艺、农耕等多种旅游业态。与此同时,不少农户在政府的支持下办起了“农家乐”。该乡自开发乡村旅游以来,实现年接待游客5万余人次,旅游直接收入60多万元,并带动当地茶叶等农土特产品、木竹工艺品销售以及农家乐经济的创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