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广电台讯(高岩 黄笑)近年来,黟县西递镇多措并举持续激发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确保实现贫困户持续增收致富。
加强思想引导。破除扶贫就是给钱给物的思想,给钱给物的脱贫方式,充分运用每周一次的“扶贫夜校”“干部讲堂”等途径,组织干部进行脱贫攻坚相关政策学习,切实提高帮扶干部扶贫业务水平。通过驻村工作队频繁上户及镇帮扶干部每月不少于两次的上户宣传,不断引导,鼓励贫困户自我发展,切实破除贫困户“等、靠、要”思想。
加大宣传力度。大力挖卷各村先进典型,扩大宣传,用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提高典型的影响力和示范效应,让贫困群众学有榜样、赶有方向,树立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决心。通过开展各类评比活动树立典型,发挥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自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该镇涌现出一批脱贫攻坚先进典型。有自强不息筑牢幸福梦的查自立老人,有心系群众、真帮实扶驻村工作队队长胡啸凯,有“奔赴一线战场准妈妈”潭口村扶贫专干金顺芳……截止目前,累计评选出黄山好人3名、文明家庭36家,“好婆婆”“好媳妇”24人,在村民中形成了学先进、比先进、争先进的良好氛围。通过拍摄电教片《西递的声音》,组织观看《闪亮的名字》《生如夏花》等微视频25场次,学习先进典型人物的精神风貌,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用身边事感染身边人,凝聚社会正能量。
强化外部力量。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社会扶贫力量,调动各方力量,形成全社会参与的扶贫总基调。积极对接中铁四局、八局,就解决贫困户就业和农产品滞销问题达成一致意见,由该镇政府摸排贫困村、贫困户农产品信息,鼓励结合自身实际大力发展种养殖业,企业以不低于市场价格收购,确保贫困户农产品卖得出,价格好。以扶贫帮扶单位为引线,广泛发动帮扶干部和群众参与等形式,多方合力实施消费扶贫,助力贫困户增收脱贫。根据各村当前的土地存量、气候环境等实际情况科学研判,针对家中无劳动力或弱劳动力的贫困户,积极鼓励其发展青梅产业。同时,与湖州长兴梅源公司签订长期合作协议,以“公司+村集体+基地”的发展模式,解决市场销售问题,让贫困户无后顾之忧。目前,共有56户贫困户积极响应,共种植青梅90亩3613株,每亩预计直接经济收入达18000元。
激发内生动力。立足实际,因户施策,变“输血”式扶贫为“造血”扶贫。根据每户贫困户情况,为其“量身定做”了一套完整的帮扶政策,通过村级喇叭、微信群和上户宣传等方式“线上线下”相结合,积极鼓励弱劳动或无劳动能力贫困人员发展产业。针对家中有就业需求的贫困户,逐户逐人进行摸排,详细了解各户受疫情影响遇到的返工困难。对计划在本县务工的贫困户,积极协调中铁八局、中铁四局和黄山旺荣电子有限公司等重点企业,选择合适的工作岗位和务工政策,对已在外就业的贫困户,积极为其申报交通补助,促使其稳定就业、安心回家。对60周岁以下、弱劳动力但仍有就业意愿的贫困户,纳入镇级公益性岗位后备,今年疫情防控后期,为贫困户开发公益性岗位10个。鼓励并协助贫困户实现就业,确保贫困户稳定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