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广电台讯 近年来,黟县渔亭镇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聚“四力”走好乡村善治之路,不断增强广大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以党建引领,提升乡村治理的“战斗力”。不断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不断健全镇党委、村党总支部、村民小组党支部的三级农村组织体系,不断发挥镇党委、驻村第一书记、党建指导员的作用,全面提升各党支部服务群众、服务乡村的能力,为推动脱贫攻坚、矛盾纠纷化解、乡村精神文明建设等各项工作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大力弘扬新风正气,引导广大干部群众自觉摒弃陋习,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为乡村治理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以自治为本,提升乡村治理的“凝聚力”。充分发挥村民理事组织作用和村规民约规范作用,把村规民约立起来作为乡村治理的“宝典”。严格执行“四议两公开”民主议事决策制度,充分发挥村务监督委员会作用,不断拓宽、畅通群众参与乡村治理的有效途径,积极引导群众依法有序管理各类事务,激活村民的主人翁意识,增强村民自治能力、丰富村民议事协商形式、全面实施村级事务阳光工程等,进一步畅通村民参与乡村治理的渠道,提升乡村治理的“凝聚力”。
以法治为纲,提升乡村治理的“保障力”。坚持以法治为纲,不断推进法治乡村建设,加强平安乡村建设,健全乡村矛盾纠纷化解机制,加大基层小微权力腐败惩治力度,加强农村法律服务供给。运用建设法治阵地、开设法治大讲堂等方式,实施法治宣传教育,让法律在乡村家喻户晓、有效实施。优化普法机制,将法律文本“交”给农民转换为将法律知识“教”给农民,提高农民法治素养和维权能力。平等对待村民权利,依法撤销违反村集体和村民利益的行为或决定。切实提升乡村法治水平和能力。
以德治为基,提升乡村治理的“影响力”。以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基本内容开展宣讲、入户教育、政策引导,提高乡村群众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充分利用互联网、物联网+的优势,提高德治文化的宣传质量和力度。加强文化阵地建设,建立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1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8个。广泛开展道德评选表彰活动,巩固深化道德行为规范,提高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仁孝价值观的传递,推动乡村移风易俗和乡贤产生。发挥道德模范引领作用,加强农村文化引领,不断规范和引领农村社会风气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