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广电台讯 (文/图 戴琼琼)“我觉得可以在腊八豆腐上做点文章,这是我们村的特色”“黟梅深加工项目很好,这样青梅有了销路,不愁卖不出去”“我们可以依托黟县第一届人民政府诞生地——文叙堂发展红色旅游,用好用活红色资源”……近日,在西递镇石印村党群服务中心的二楼会议室,一场关于乡村振兴的“头脑风暴”正在上演。驻村工作队、村两委、专技人员、金融村官、村民代表等参会人员围绕产业发展、政策支持等问题积极发言,主动建言献策,现场气氛十分热烈。
石印村会议室这样热闹的场景正是当前西递镇乡村振兴的生动写照。今年6月以来,随着驻村工作队、专技人员、金融村官三批干部按照“四千工程”要求陆续到镇、村报道,西递镇建立了一支由3名第八批选派干部、8名专技人员、7名金融村官组成的乡村振兴“智囊团”。
该镇围绕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工作,依托每月召开的乡村振兴推进会,搭建乡村振兴“智囊团”交流平台,对可行性发展思路进行全方位剖析、探讨和交流,借智借力。同时,注重发挥“智囊团”选派单位、成员和任职地的三方优势,整合资金、政策、人才等资源,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如石印村第一书记周耀军利用自己丰富的电商工作经验,谋划在石印村成立镇级电商中心,发展订单农业;镇长金融助理罗秀娟为全镇重点村级集体经济项目即黟梅深加工项目资金拨付程序提供专业建议,加急办理黟梅公司开户等等。截至目前,“智囊团”成员按照各自职责到村服务,累计提供产业发展、项目运营等方面技术指导30余次,收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诉求清单9条。
“石印村是全县17个乡村振兴重点村之一,今年来了三批人才,发展势头更足啦!”石印村村书记王共鸣感慨道。“下一步,我们准备抓好产业发展牛鼻子,找准乡村振兴的‘金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