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x

注册新用户

发送验证码
立即注册
X

修改密码

发送验证码
修改密码

美哉!美溪!

2019年10月31日 08:45:33 来源:黄山日报

  秋日的美溪,金田野家庭农场中,收割完的稻田一片金黄;弋江源茶厂中,刚出锅的茶香气四溢;黄姑河畔,慕名而来的游人烤红薯、体验竹制工艺,一片热闹……

  再不是“藏在闺中人不识”,近年来,黟县美溪乡依托丰富山水资源和绝佳生态环境,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生态旅游,让农副产品走出了深山,让山外的游客走进了美溪,一幅绿色发展的画卷缓缓展开……

  生态旅游:今年1-9月份,实现旅游总收入2400万元

  农业发展:今年截至目前,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000元

  脱贫攻坚:实现120户335人稳定脱贫,重点贫困村兰湖村2016年出列

  社会综治:连续5年被评为平安乡镇

  青山绿水间 逐梦“绿富美”

  出发吧,到美溪去!

  那里峰峦叠翠,溪流飞瀑,绿树田畴,美不胜收;那里打鼓岭瀑布飞流直下,三十里黄姑河如梦如画……

  美山美水成了美溪乡响当当的“金名片”。

  以“绿”为底色,让游人走进来

  绿色,是美溪的底色。

  诚然,美溪乡位于黄山西麓,地理呈喀斯特地貌特征,全年空气质量优良率为96.7%,森林覆盖率为89.6%,水质达标率为100%,素有黟县“小桂林”、太平湖畔的一颗明珠之称。

  “美溪乡发展的优势在生态旅游,潜力也在生态旅游。”美溪乡党委书记金利红表示,生态旅游是美溪旅游开发的立足之本,近年来,美溪乡不断丰富休闲度假、户外探险、自驾旅、农事体验等业态,通过加大基础设施投入,改善全乡旅游环境,建设原生态休闲旅游度假区,全力打造全国生态旅游特色小镇。“放大生态优势,加快绿色崛起,美溪的生态旅游发展之路将会越走越好。”金利红说。

  在“天时”上,当今的人们越来越注重追求美好生活,旅游的需求层次出现新变化,人们希望通过观光、休闲、度假等体验来开阔视野、增长见识、陶冶情操,而依托自然生态的旅游是满足人们这种旅游需求的最佳方式之一。

  在“地利”上,美溪乡先后获得“安徽省优秀旅游乡镇”“省级森林城镇”“安徽省生态示范乡镇”等称号;2018年7月份,美溪(打鼓岭、情侣林、黄姑河、弋江源)荣获由中国气象网、中国气象频道、安徽气象台组织评选的“安徽避暑旅游目的地”称号。构建“一轴两翼”的乡村旅游格局,即沿清溪河-黄姑河,打造打鼓岭-情侣林生态休闲康体旅游示范片和美坑-兰湖古村落文化旅游示范片,积极融入“全域旅游、全景黟县”旅游大格局。

  在“人和”上,美溪乡大力实行“林长制”和“河长制”,强化珍稀物种和茶业资源的保护开发,加强水域环境、渔业资源的保护,完善黄姑河国家级光唇鱼种质资源保护区的资源管理体系和执法体系……

  依托生态环境开展特色旅游,在旅游中进一步保护生态环境,美溪乡成为“生态旅游”的生动实践。

  以“美”为优势,让游客留下来

  “三十里山水,三十里诗情,三十里画境”,深秋时节,三十里黄姑河清澈见底、水波不兴,愈发显得宁静秀美。游人或荡秋千于河上,或乘竹筏顺流直下,欢声笑语回荡在青山绿水间……

  近年来,美溪乡充分挖掘美山美水等优势,进一步完善提升打鼓岭景区、情侣林、黄姑村三十里水墨画廊等旅游资源,打造省级千亩毛竹科级示范园及森林公园,继续完善拜祭堂、大佛堂等红色徒步探险精品线路,开发周家岭红色徒步探险古道,让前来的游客和摄友流连忘返。

  “我们现在是把美溪乡及其周边的旅游抱团发展,一般是一个两天一晚的旅程安排。”美溪乡水墨画廊旅游有限公司负责人柯志国告诉记者,“自驾游的游客下高速40分钟来到黄姑河,品尝当地美食,如黑猪黑鸡石斑鱼等,接着乘竹筏赏美景,下午驱车去打鼓岭,晚餐后在客栈中美美地睡上一觉;第二天上午,5点起床观美溪日出、柯村云海,7点开始柯村红色旅游,然后回来睡个回笼觉,起床后游玩打鼓岭,观瀑布、走古道。”

  前来游玩的徐女士说,整个行程都是非常轻松愉悦的,不累,看的美景吃的美食住的客栈都是原生态,我们长时间生活在城市中,对这种原生态的生活还是很向往的,很愿意留下来住一晚。

  山美水美,文化也美。近年来,美溪乡不断加大传统村落保护力度,重点修复和保护好古道、古桥、古井、古建筑等历史遗存。培育了一批民俗文化传承骨干,充分挖掘民俗文化精髓,努力做好传统文化与生态旅游的深度融合。

  柯志国告诉记者,美溪唢呐目前已入选省级“非遗”,我们下一步准备尝试黄姑河和美溪唢呐的结合,让唢呐艺人在竹排上吹奏唢呐……

  唢呐婉转,和着水声,在青山间回响,想想都觉得美不胜收。

  以“富”为目标,让乡村兴起来

  用“路村千回石径斜,溪流九曲几人家”来形容打鼓岭最贴切不过,然而,近年来的旅游开发,让这个散落于山坞谷边只有几十户人家的村庄逐渐热闹起来。

  吴振峰的客栈位于村头第二家。依旧是粉墙黛瓦马头墙的徽派建筑,上二楼,推开雕花的老窗,青山扑面而来。

  2008年,在外打工的吴振峰听说家乡办旅游的消息,毅然回乡办起了乡村客栈,从最初的两桌菜、两间房到2013年的十四间房、六七十人就餐。目前,他的客栈又开始了新的改造。

  “现在客人要求高,我们要满足他们的要求。来的客人主要以游玩、画画、写作为主。”

  今年“十一黄金周”期间,吴振峰的客栈共接待了200多人,收入了3万元。

  旅游富民,柯志国给我们算了这样一笔账,黄姑河上,雇用村里老百姓撑竹筏一小时100元到120元,去年村民柯少云仅此一项就收入了15000元;食材基本上是在老百姓家里采购,还带动了土特产的销售;农家乐更是给老百姓带来了很大一部分的收入。

  今年1-9月份,美溪乡的旅游收入实现了2400万元。“旅游带来的收益让老百姓尝到了甜头,也让在外打工的村民看到了家门口的‘金饭碗’。越来越多的人愿意回到家乡创业,这样乡村振兴才有动力、有奔头。”金利红表示。

  美哉,美溪!青山绿水间,“绿富美”美溪正朝我们款款走来……  

  ·孙冯燕 汪洋·

  让土地成为农民的“金饭碗”

  “现在北上广等大城市,石墨茶非常受欢迎,均价在每斤500元左右。”在位于黟县美溪乡的安徽弋江源茶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明智正忙着与外来客商接洽。

  石墨茶是黟县“五黑”产业黑茶的一种,因“重如石、色如墨”而得名。由于工艺复杂,石墨茶制作技艺一度濒临失传。2009年,李明智带领公司团队开始探索恢复石墨茶的生产销售,并在全乡大力推广。如今的美溪,“黑茶”已成为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成为农村脱贫致富的“黑金”。

  让土地成为农民的“金饭碗”,这正是美溪乡党委政府在发展现代农业时的愿景。

  近年来,美溪坚持以特色农业为发展方向,以农业产业化为主抓手,通过多年的努力,形成了以粮油、茶叶、蚕桑、果蔬、黑果、黑茶为支撑的特色农业产业布局。

  新理念扎根——

  美溪全乡辖4个村,24个村民组,农业人口3734人。如何将农业做出自己的特色,是美溪乡农业转型发展的根本所在,而李明智和“黑茶”正是破题的关键。

  “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便是特色。石墨茶作为黟县特产,在企业发展过程中,乡党委政府竭力服务企业做大做强,帮助企业流转土地,对上争取项目。2018年,弋江源公司石墨茶生产突破1万公斤,产值突破1000万元,带动村民种植规模超过1000亩。“种出来能卖掉,还能卖上好价格谁不愿意呢”。

  此外,围绕“黑茶”这个特色品牌,美溪乡将研学游与特色农业发展相结合,弋江源公司通过打造非遗传习基地,今年来,已接待来自全国的研学团队总人数超过了9000人,休闲农业成为全乡农业经济的另一个增长极。

  “通过把特色产品转化为产业优势,做精做细精致农业,带动休闲农业发展,全乡农业转型的步伐正不断加快,农业综合收入也在不断提升。”美溪乡党委书记金利红说。

  新体系引领——

  实现农业的现代化,打造乡村企业圈十分重要。

  在美溪乡,以农业企业为龙头,家庭农场为基础,农民专业合作社为纽带的现代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框架被搭建起来。通过培育现代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壮大乡村企业圈,美溪乡形成了要素、产业、利益紧密联结,集生产、加工、服务一体化的新型农业经营组织联盟。截至目前,全乡农业规模经营已达53%以上。

  通过龙头带动,美溪乡发展培育了弋江源石墨茶红茶、黄芪、重楼、黄精中药材及优质水稻等一批特色产品。生产过程中,联合体模式下企业在统一标准时变得更加便利,管理更为可控,利益更加紧密,企业获得了发展,反过来又促进了农民的增收,大家都有钱赚。

  新要素支撑——

  在发展现代农业过程中,美溪乡坚持导入科技要素,通过植物生产、动物转化、微生物还原的循环生态系统,结合美溪实际,重点推进种养循环生态模式,实现“一控两减三基本”目标。通过大力推广秸秆综合利用、开展农药集中配送、农村清洁能源开发利用等手段,美溪乡将新技术引入农业生产,提升农业综合效益。

  美溪乡还通过引入资本要素,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到农村发展适合规模经营的现代生态种植养殖业,向农村输入现代农业经营理念。在多要素的支撑下,美溪乡正走上农业转型发展的快车道。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如今,美溪乡有农业人口3734人,2018年,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4670元,涨幅9%,土地成了农民的“金饭碗”。 

  ·汪鼎 胡俊·

  兰湖村:在希望的田野上

  金秋十月的兰湖村,天高云淡,稻穗飘香,乡村田野一派丰收景象。近年来,黟县美溪乡兰湖村“两委”带领干部群众打出组合拳,从产业、住房、教育等方面保障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为实现贫困群众“摘帽子”打牢坚实基础,兰湖村迎来了新变化。

  打赢脱贫攻坚战要真扶贫、扶真贫、真脱贫,既要解决好当下村民的生活问题,也要解决好长远发展问题,因此建立稳定脱贫的长效机制,发展增收致富的产业成为兰湖村稳定脱贫的根本出路。为此,兰湖村在黟县县委、县政府和美溪乡党委政府的支持下,结合当地生态资源优势,在产业造血、基础设施改善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

  在产业造血方面,兰湖村积极推进资产收益扶贫新机制,打造扶贫产业园。2018年至2019年,兰湖村共投入各级扶贫资金136.9万元,先后建成水稻烘干厂房、大米加工厂。今年5月,村里将两座厂房出租给金田野家庭农场,每年租金可达6万元。通过入股、出租、农场合作等方式,兰湖村形成了“产业园+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户”模式,2019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18.48万元,人均增收可达600元以上。在基础设施改善方面,兰湖村争取到村扶贫项目共5个批次7个项目,下达各级扶贫资金125.94万元,用于水稻加工设备采购、道路硬化、水渠硬化、危桥加固等方面,结合传统村落改造项目,逐步实现了产业发展、设施完善、干净整洁、生态宜居的良好态势。

  扶贫扶智扶志,兰湖村“两委”为每个贫困户量身打造长短结合的扶贫项目,努力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

  村民陶俊今年40岁,2016年外出务工期间发生车祸,导致腰椎粉碎性骨折,一家5口人的生活立刻变得拮据起来。在被列为贫困户后,村里的帮扶干部立即着手帮助他制订了详细的脱贫计划。在了解到陶俊有一定的覆盆子种植经验后,由乡里出面协调,帮他租下了一块种植园,并协助他申请了小额免息贷款用以种植覆盆子和中草药。村里还为他安排了生态护林员的工作,每月可领到额外收入,减轻他的经济压力。“现在我的覆盆子种植面积有20亩,每年收入可达到一万七八千元,不仅自家的生活好过了,闲下来的时候我还能帮助村里做点事,日子比以前充实多了。”陶俊说着,脸上露出了幸福的笑容。

  针对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兰湖村“两委”与美溪乡党委政府一道,严格落实就业脱贫、教育扶贫、金融扶贫、健康脱贫等各项政策,组织特色种植养殖农户参加就业培训、开发公益性岗位、为贫困人口代缴参保新农合保费……

  一条条硬化村道不断地向前延伸,设施齐全的文体广场,流水顺畅的水渠河沟……今日的兰湖村,村庄“美颜值”,希望的田野承载着秋收的喜悦,茶叶、水稻、中药材等种植基地竞相奔涌,一个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的田园山村正形象初具。

  ·叶有辉 金宣伟·

  融媒体通讯员采风

  柯老伯的快意生活

  每当双休日,黟县黄姑村柯家组年近八旬的柯老伯就不闲着,自从村里能人柯志国开发了水墨美溪醉美“S”湾项目,过去沉寂的小山村热闹了起来,村里农户家的土特产值钱了,漫山遍野的毛竹也有了大用场。

  “我在景区就是将毛竹锯成长短合适的竹坯,再将竹坯削成竹筒、竹碗、竹杯之类的工艺竹制品,送给来游玩的游客,游客喜欢得不得了。”柯老伯如是说。

  这些小工艺竹制品看似简单,实则很见手上功夫。柯老伯年轻的时候自学过木匠,粗通木工活计的柯老伯削制起竹筒、竹碗来显得游刃有余,他每天要削几十个,游客多的时候要削上百个。柯老伯的工作台子成了景区另一道风景,讨要小竹制品的游客常常会排成长龙。

  “柯老伯年纪大了,在家里已经干不动其他农活,但他做竹器的手艺很好。他做的竹器制品是游客喜欢的旅游纪念品,我们请他过来发挥余热,并付给他劳务费贴补家用,这样他个人有收入,游客来旅游有收获,是双赢的效果。”柯志国介绍说。

  如今,水墨美溪醉美“S”湾原生态美景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柯老伯也日渐忙碌。他说:“忙着好,游客来得多,村里的农家菜、土干货就能卖上好价钱,大家的收入高了,日子好过了,我也能分享快乐!”

  ·钱新胜·


编辑:文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