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广电台讯/ 潘彬)“让一让“”滴滴!好堵啊……”古溪乡古溪村毛坦组依路而建,历古路沿村而过,每逢茶季时节,急促的鸣笛声、吆喝声、讨价还价声,虽然热闹,但也嘈杂,加上马路边还有部分杂物堆积,茶农电瓶车乱停放问题突出,存在安全隐患。
“民生事情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今年来,该乡深抓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把学教成果转化为为民办实事源动力。针对于此,乡村两级结合实际,化“堵”为“疏”,提升服务温度,开出整治良方,化解群众“烦心事”,消除“马路市场”安全隐患。
齐上阵、清理堆放杂物。该乡乡村两级联动,党员、村两委干部、网格员放弃休息时间,用锄头等工具对公路两边的杂草、杂物进行清理,搬运,做到不留死角;部分村民也自发加入其中,经过一上午的共同努力,顽疾被清理,马路两边环境更加整洁。
广宣传、安全深入人心。通过发放茶季交通安全宣传资料,提高村民交通安全意识,网格员深入田间地头,耐心向茶农、茶贩讲解相关交通安全知识,提醒群众不要在公共区域乱堆乱放,不少群众主动将杂物搬回家中,为清理整治工作奠定的坚实基础。
促长效、建立巡查机制。该乡及时成立茶季安全巡查工作小组,每天下午两点至五点,对部分重点路段进行巡查,提醒茶农有序停放车辆,维护好道路交通秩序,避免人员聚集,引导群众主动配合,形成长效管理强大合力,道路宽了,群众的心也“宽”了。
“以前从这段路经过,总会堵个几分钟,马路边人车混杂,也不安全,现在好了,收茶叶安心多了”。茶商廖发利高兴地说到。
近年来,该乡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以“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为抓手,不断提升基层治理水平,着力解决好“民生难点”,用乡村两级党员干部的辛苦指数,换取群众的幸福指数、满意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