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新闻网讯(文/图 郑春喜)近年来,祁门县箬坑乡充分发挥老年群体人熟地熟情况熟的特点,引导老年群体成立了由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等“五老”人员为主体的“银发巡河队”,通过构建“银发+”工作模式,加出了暑期防溺水工作新格局,有效预防了青少年儿童溺亡事故的发生。
“银发+网格员”,突出重点水域,强化隐患排查。“银发巡河队”的老年志愿者会同网格员,三人一组,在河流沿线、水库、湾塘等9处重点区域地进行安全巡逻,查看安全防护网、安全警示牌、应急救援设备等安全措施落实情况,对安全防护措施破损的区域及时向乡政府相关部门反馈。乡政府再根据巡逻反馈情况,有针对性地落实危险水域巡查人员、值守人员,第一时间整治消除安全隐患,并举一反三对全乡的池塘、河流、水库等水域情况进行认真自查,将安全隐患防患于未然、消除于萌芽,确保每处水域有人看、有人巡、有人防。截至目前,发现整治问题隐患11个,放置救生衣、救生圈、竹竿24处,安装更换警示牌30块。
“银发+学校教师”,突出重点人群,强化宣传教育。“银发巡河队”的老年志愿者会同箬坑学校教师,开展“暑期防溺水,安全送上门”家访活动,向学生家长(监护人)发放《致家长的一封信》,签订防溺水责任书,让学生家长(监护人)了解学生私自外出游泳带来的极大危险性,提醒学生家长(监护人)要尽到未成年人“法定监护人”的责任和义务。同时利用家访机会,了解青少年儿童假期生活状况,开展防溺水面对面教育,宣传防溺水“六不准”,不断提高青少年儿童自我防范意识。截至目前,悬挂宣传横幅32条,张贴宣传海报55张,发放一封信和签订防溺水责任书800余份。
“银发+乡村干部”,突出重点时段,强化巡查值守。“银发巡河队”的老年志愿者会同乡村干部,加强对辖区内重点及危险水域的巡查值守。结合农村生产生活实际,在早上家长或监护人下地干活、中午太阳当空、傍晚戏水高峰期等重点时段,以村为单位,分片对有溺水风险的水域至少各巡查一次。发现有青少年儿童有私自下水游玩行为,及时制止,并加强防溺水安全教育;对有大人陪伴看护的游泳行为,提醒家长(监护人)千万不可沉迷手机,溺水事故发生就是几分钟的事,陪伴监管看护要不离视线,确保不出现溺水事故。截至目前,及时劝返制止青少年儿童私自野游行为5起,开展安全提醒200余人次。
“下一步,箬坑乡将进一步强化工作举措、落实部门责任,加快形成乡村为主、部门协作、社会参与、联防联控的防溺水工作新格局,尽一切努力防范青少年儿童溺水事故的发生,切实维护家庭幸福和社会稳定。”箬坑乡政府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