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新用户
注册新用户
修改密码
“可以说是命悬一线吧,安全绳就是我们的命。”
1
安全绳就是我们的命
双腿发软、手心出汗、头脑空白
恐惧导致肾上腺素大量分泌
人会产生一种
心慌乏力的虚脱感
站在几十上百米的无围栏高空
这些都是人体的本能反应
那么想象一下
如果只被一根绳子挂在高空
会是怎样一种体验?
再精准的描述
也替代不了真实感受
“可以说是命悬一线吧
安全绳就是我们的命”
(检查安全绳)
万涛是黄山太平索道的维修员
90后
大学毕业
文文弱弱还带着眼镜的样子
一度被怀疑吃不了苦
做不来这个工作
“我们有时候说他苗条,怎么样子嘞?有个安徽本地人,说他跟那个鳜鱼似的,细溜溜的,嘴巴大牙齿又多。”
带他的师傅柯青华一边说,一边笑得不行。
不过师傅很快发现,“小伙脑袋瓜子非常活络”,力气也不小。轮岗学习两年多后,师傅第一次带他高空悬挂作业,作业项目是更换支索器轮,也是索道维修中最危险的一项。
(高空悬挂作业)
支索器的作用是防止钢索过度下垂,每到更换轮子时,需要三个人在贴着钢索的检修小车上配合完成。检修小车没有围栏,只由钢架组成,安全就靠身上的安全绳。
从检修小车到指定作业位置,需要做一个类似引体向上的动作,慢慢将自己下放悬空。最后还要松开双手,自由落体二十厘米左右的距离。
“往下一坠,头脑一片空白,他们叫了我好几声才回过神来。”
这次维修的高度是30多米,后来他做过最高的一个,距地面180多米。
特种行业不允许犯错。踩空一下?不存在的,命就没了,还可能伤害别人。
“这不像你平时开车,出了一个小违章,交个罚款扣个分就解决了。团队工作需要大家配合信任,可以说是把命都交给对方了。”
(等待检修的团队)
2
索道检修工的一天
早上7点,黄山笼罩在云雾和湿漉的空气中,索道检修人员的一天从早检开始。
往复式索道上只有一对吊车,这辆上山,那辆就下山,到站后再各自往反方向运行,像是空中公交。万涛从车厢顶爬上和索道基本平行的检修平台,在第一批游客上车前,他要巡视一遍沿线设备的运行状况。
检修平台,这四个字听起来很大,实际只是用栏杆简单围上的一小片空间。山里风大,站在上面人会跟着摇晃,但为了游客安全,这项检查无论刮风下雨都要进行。
(检修平台视角)
碰上夏天日出团时,早检要赶在日出前完成,三点多就得起床。有一年大年初二,山上挤满了游客,山顶的宾馆也全部满客,大家忙到凌晨两点才把所有游客送下山,三四个小时后,新一批游客又在山下等着了。
白天索道运营时,通常只是进行巡视,维修工作要放在停运之后,加上为山顶运送物资,下班时间一般在晚上八九点。意料之外的情况也会突然发生,但凡游客在山上出现受伤生病等紧急情况,无论半夜几点,值班人员都要爬起来,赶紧把人送下山。
上班有点,下班没点,虽然公司是倒班制,但还是被同事们戏称为工作久了会“六亲不认”——别人越是休息,自己越是加班,黄金周和过年都是全员上岗。
万涛也会陷入疑惑。当初选择回家乡工作,初衷就是陪伴家人,但现在看来,对家人的照顾好像反而少了一点。
“也不能讲是工作选择的不对,只是确实有这种情况吧。”
3
大学毕业修索道是个好选择么?
万涛所在的公司大学生不多,当初一起学机械的同学,毕业基本都去了大型汽车厂或者机械集团公司。
“他们的工作看起来、说起来都是高大上的。而我呢,等于讲是好不容易从山村考出去,又回到了这个山村工作。每天弄得满身油污,上班时间很长也很累。”
他语气自嘲,又始终带着笑意。
“那个时候心理落差还是很大的。”
接触过万涛的人,都说他乐观话又多,因为所有负面情绪,他都习惯自我消化。那段时间,说服自己留下来的原因只有四个字“来都来了”—— 不能一点成绩没有,就灰溜溜地离开。
工作重复枯燥?没错。但索道运行最好就是一直重复、一直枯燥,不要出问题、不要有意外。
修索道不够高级?想通了。都是在机械行业,修汽车和修索道本质上是一样的,只要能做自己喜欢的机械相关的工作,就挺好的。
日出、晚霞、云海、佛光,万涛即使看了这么多年,依然会拿出手机拍照。
“客人也会问说,你们都看习惯了吧,还拍?我讲,美景是永远看不完的,每天看到的都不一样。”
除此之外,万涛还能在高空作业完成后,直接体验航拍观景视角。
“那个时候是很放松的,很快活,很开心。”
来源:新华网 网易新闻 联合出品
采写:王茸
摄影:王峥
监制:刘洪 黄林昊
编辑:姚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