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新用户
注册新用户
修改密码
1979年7月,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登临黄山,掀开了黄山旅游改革发展的大幕;而他拄着拐杖站在黄山之巅的照片,成为黄山最珍贵的历史资料之一。
照片的拍摄者就是时任安徽省新闻图片社的摄影记者陈谋荃。
“40年前,我有幸跟随邓小平同志三天,从北海到西海到始信峰,又从北海到白鹅岭到云谷寺再到驻地,用照片记录了他登山的过程。”回首40年前,陈谋荃依然历历在目。
在梦笔生花、在始信峰、在喜鹊登梅……邓小平同志都留下了珍贵的影像。在陈谋荃的记忆里,邓小平对黄山的风光景致是发自内心的喜爱和称赞,尽管话不多,但是他会站在宾馆前的空地上,或者某一棵松树下,遥望远山和云海,独自沉思,或者与万里同志讨论着什么。这个时候,所有的人都不会上前打扰,因为陈谋荃知道,这时的邓小平,一定是在思考,思考中国旅游的发展,思考中国改革的未来。
“小平同志登黄山时,登山之路陡峭难行,很多路段还没有专门的旅游步道,都是踩着山石走过去的。”陈谋荃回忆道,“而现在,一条条的索道开通了,十几里的山路几分钟就可以到达,太方便了!”他笑着说,“2014年我还上了次黄山,重走了一段小平登山路,如果没有索道,我肯定是上不来。”
1979年之后,陈谋荃又数次来到黄山。谈及黄山的变化,陈谋荃最大的感触就是环境越来越好了。“以前的黄山垃圾比较多,那个时候拍照,不注意就要踩到果皮,现在黄山很干净,几乎看不到垃圾,一方面是黄山风景区的保护工作做得好,另一方面,景区对文明旅游的倡导也发挥了很大作用。”
陈谋荃家住杭州,“以前来黄山要一天时间,现在走高速只要两个多小时,高铁只要一个半小时。”他说,这是很好的交通优势,黄山要把这个优势用好,积极融入杭州都市圈,和杭州都市圈城市乃至上海的景点,连成一条线,打包营销,从而扩大黄山的知名度,增加黄山的游客量。
陈谋荃不仅是邓小平登黄山的随行摄影师,更是黄山风光片摄影家。从1969年到2019年,他拍摄出无数脍炙人口的黄山风光作品。上世纪80年代,他拍摄的《云海松涛》等入选中国摄影艺术展览,送法国、美国、德国、日本、尼日利亚等30余国展出,成为“把黄山的牌子打出去”的生动实践。
得知黄山风景区正致力于“文旅新融合 黄山再出发”,他深感欣慰:“在成功面前,黄山不能停滞不前。黄山发展早,名气大,但也要看到很多景区紧跟其后,要有紧迫感,要创新谋发展。”他建议,摄影对黄山的宣传而言,意义很大。可以在摄影这一块做些创新,进一步打响黄山国际知名度。黄山真的很美,可以依托美景,大力发展摄影产业,促进黄山旅游的发展。
不忘初心再出发。陈谋荃说,中国旅游,从黄山再出发。再出发,就是要紧跟时代潮流,把旅游产业发展好,把文化旅游融合好,走出一条黄山特色的新路子。
始信峰下、梦笔生花旁……黄山处处游人如织。听说西海大峡谷开通了小火车,年逾八旬的陈谋荃很开心,他说,这是黄山的新鲜事物,我要去体验一下!
编辑:姚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