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全国两会
x

注册新用户

发送验证码
立即注册
X

修改密码

发送验证码
修改密码

我市持续推进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和管理 目前建有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地88处

2019年07月23日 15:12:42 来源:黄山日报 作者:汪悦

       近年来,我市大力推进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和管理,维护了生物多样性,发挥了自然保护地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节气候、改善环境的重要作用,为加快建设更美丽更富裕更文明的现代化新黄山奠定了坚实基础。

  记者从有关部门获悉,目前我市建有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地88处,世界级2处、国家级13处、省级13处、县级60处。其中自然保护区69处、风景名胜区4处、地质公园3处、森林公园8处、湿地公园3处、自然遗产1处,保护面积210万亩,占全市国土总面积的14.3%。

  我市把自然生态保护贯穿林业发展的全过程,纳入林长制工作的重要内容,初步形成了保护类型齐全、布局合理、生态效益显著的自然保护体系。坚持把宣传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和湿地及野生动植物、古树名木保护管理相关法律法规作为一项长期工作抓好抓实,面向城镇、乡村、学校、保护区、旅游景点,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每年精心组织“爱鸟周”“世界湿地日”“世界森林日”“野生动物保护宣传月”等活动,营造全社会支持、参与自然保护工作的良好氛围,全市上下保护生态、保护环境的意识深入人心。

  我市扎实推进自然保护地管理体系建设,近年来陆续成立了28处省级以上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地质公园管理机构。各自然保护地健全了以防火、防虫和防资源破坏为重点的自然保护工作机制,建立了与毗邻市、县、乡镇、村的区域联防联控机制,同时全面推进“一区一法”和“一园一法”制定工作,对保护地的管理与监督、建设与规划、保护与利用以及法律责任等作出具体规定,为全面依法管理自然保护地提供法律依据。

  同时,我市积极推进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建设项目,先后实施了2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设、7个省级自然保护区能力建设、3个省级以上湿地公园建设等一批项目,总投资达5000多万元,完善了基础设施,提升了保护地能力和水平。结合黄山地区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利用项目的实施,黄山风景区周边的清凉峰、天湖、九龙峰、五溪山、岭南等自然保护区积极探索开展了与区内及周边社区共建活动,成立共管组织,签订共管协议,建立共管机制,通过开展生态旅游、聘用生态护林员等多种方式,组织当地居民参与自然保护区的资源保护管理。    


编辑:姚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