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新用户
注册新用户
修改密码
夏日的早晨,薄雾刚散,黟县宏村镇屏山村便热闹起来。
吉阳河流过村中,两岸粉墙黛瓦,古色古香的徽派古建筑群成为写生学子笔下的生动素材。
“每年夏季是宏村绘画写生的高峰期,以前村里接待的主要是零散游客,这几年来创作写生的学生越来越多。”屏山村望月楼写生基地负责人庄翀说,这主要得益于当地政府实施的古建筑保护利用工程,古建筑群得到有效、完整的保护。
据了解,宏村镇拥有世界文化遗产地1处、全国历史文化名村3个、中国传统村落14个,完整保护不可移动文物625处。
近年来,宏村镇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探索出一条科学、全面、系统的古民居保护利用之路。成立镇、村、组、协会四级古民居巡查执法队伍11支70人,全年不间断开展违规改扩建、文物监测等联合巡查;党员包保联系居住地周边1到2幢古民居,定期常态化登记管理用火用电、白蚁防治、维修改造等信息,遇到问题第一时间修葺完善;加大技防投入,投资约3000万元的消防安防监控中心于2018年正式建成使用,成为全国第一个集古村落消防、安防功能于一体的预警处置智慧平台,全面实现遗产保护人防、物防、技防“三合一”。眼下,越来越多的新型业态持续注入,也为古民居保护提供了新路径。
以“全域旅游、全景景区”为目标,宏村镇大力整合社会资源,涌现一批可提供商务出行、家庭亲子游、蜜友聚会等多种特色服务的精品民宿。不少古民居摇身一变,还原旧时民宅生活,成为民宿,让一座座百年古建筑别具韵味。截至目前,该镇共培育民宿经营户603户、写生基地78家。
编辑:姚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