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全国两会
x

注册新用户

发送验证码
立即注册
X

修改密码

发送验证码
修改密码

黄山市召开全面融入杭州都市圈工作新闻发布会

2019年03月26日 15:20:57 来源:中安在线 作者:吴昊

      2019年3月26日,黄山市新闻办就黄山市全面融入杭州都市圈所做工作召开发布会,黄山市发改委总工程师谢一刚出席并从背景意义、目标定位、进展成效、远近期工作安排以及黄山发展大会筹备工作等方面,向大家介绍了黄山市全面融入杭州都市圈工作相关情况。

  一、“融杭”的背景意义

  杭州都市圈于2007年经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由杭州市、湖州市、嘉兴市和绍兴市4个城市组成,2014年国家发改委批复杭州都市圈为全国首个都市圈经济转型升级综合改革试点,是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一核五圈四带”的“五圈”之一。2018年10月25日,杭州都市圈扩容增加了衢州、黄山两市,都市圈区域总面积达到53237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541万人,地区生产总值超2.8万亿元。目前,杭州都市圈正努力辐射杭州湾、接轨大上海,组团打造长三角“金南翼”,着力打造世界第六大城市群重要板块、亚太国际门户长三角城市群的有机组成部分、全国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先行区和浙江创业创新核心区。

  二、“融杭”目标定位

  进一步打响黄山品牌,缩小与杭州都市圈其他城市发展差距,提高黄山市在杭州都市圈中影响力,到2020年,推动发展规划一体化,在基础设施、生态环境、产业合作、公共服务等方面构建立体化、全方位“融杭”新格局,与杭州都市圈城市实现协调联动发展;到2025年,高水平融入杭州“1小时经济圈”,将黄山市打造成为杭州都市圈的生态安全屏障、文化旅游示范、绿色产业新地、健康宜居样板和西进南拓战略支点;到2035年,实现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形成与杭州都市圈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格局,建成更美丽更富裕更文明的现代化新黄山,成为美丽中国、美好安徽的样板。

  具体包括打造杭州都市圈生态安全屏障、打造杭州都市圈文化旅游示范、打造杭州都市圈绿色产业新地、打造杭州都市圈健康宜居样板、打造杭州都市圈西进南拓战略支点五个方面的战略目标。

  三、“融杭”进展成效

  自正式加入杭州都市圈以来,黄山市“融杭”工作取得丰硕的成果。成立高规格的“融杭”工作领导小组并出台实施意见。为高位推动全面融入杭州都市圈工作,黄山市成立了市委书记、市长担任组长的全面融入杭州都市圈工作领导小组,2018年底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全面融入杭州都市圈的实施意见》。签订杭黄“1+9”战略合作协议。今年1月4日,杭州市党政代表团来黄山市考察对接,与黄山市签订《关于推进区域一体化发展打造杭州都市圈合作示范区的战略合作协议》,同时在打造生态环保合作示范区、旅游一体化、区域综合交通一体化、产业发展、商务经济、农业合作、公共服务、开发区共建、淳安与歙县协同发展等9个方面签订一系列战略合作协议,杭黄“1+9”战略合作协议成为黄山市全面融入杭州都市圈工作的行动指南。加入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取得积极进展。为全力抢抓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支持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的机遇,进一步拓展全面融入杭州都市圈成果,深度参与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合作,黄山市积极争取加入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目前已通过第48次主任办公会议研究,待提交今年5月份召开的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市长联席会议审议。杭州市工程咨询中心黄山分中心挂牌成立,作为第一个落地黄山的杭黄智库合作项目,填补了黄山市发展改革智库建设的空白,搭建了杭黄两市常态化合作的桥梁,标志着黄杭两市的智力合作迈出了坚实步伐。市直部门层面合作不断推进。市直部门及市高新区、现代服务业产业园等多次与杭州市相关部门及开发区开展深入对接并达成系列合作共识,逐步将两市“1+9”战略合作协议转化为“1+X”可落地能执行的具体协议、政策、工程和项目,两市合作领域不断扩大,合作成效日益显现。各区县政府与杭州市区县(市)政府积极对接。各区县与杭州市部分区县(市)紧密对接,已形成初步合作意向或签署框架协议,两市多层面的合作交流不断深化。

  四、远近期工作安排

  从远期看,根据市委、市政府出台的《关于全面融入杭州都市圈的实施意见》,全市“融杭”工作将重点做好、持续做好推进规划政策接轨、加快交通互联互通、推进产业协同发展、深化科技创新合作、促进旅游文化合作、加强金融领域发展、推动生态环境共治、建设宜居健康之城、建设信用合作体系、推进公共服务一体化等十个方面工作。

  从近期看,2019年是黄山市全面融入杭州都市圈的开局之年、推进之年和突破之年。总体上,黄山市将坚持新发展理念,以质量效益提升为根本,以《黄山市全面融入杭州都市圈2019年工作要点》为引领,深化交流合作,力争在规划共绘、交通互联、产业协同发展等15个方面取得实质性突破。具体分别是:

  1.在推进规划共绘方面。主动参与杭州都市圈新一轮规划编制工作,将黄山市一批重大项目、重要政策诉求列入其中。

  2.在交通互联互通方面。合力争取杭临绩黄铁路纳入《长三角城际铁路网规划》、屯溪国际机场迁建纳入《长三角民航协同发展战略规划》。谋划推动黄山市交通道路等级与杭州都市圈城市接轨。

  3.在产业协同发展方面。各区县经开区分别与都市圈内各开发区建立产业共建关系,力争每个区县建成“反向飞地”生产或研发基地1个以上、引进都市圈产业项目3个以上。市高新区、黄山现代服务业产业园分别引进产业项目、金融服务业企业10个以上。

  4.在生态环境共治方面。共同争取国家加大对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支持,谋划建立国家级新安江流域生态特区,探索补偿体制机制创新。

  5.在旅游合作共赢方面。衔接杭州旅游西进规划,抓好新安江百里大画廊、皖浙1号旅游风景道等工程,推进黄杭国际旅游示范区打造。联合开展旅游营销活动,力争杭州都市圈来黄游客增长50%以上。

  6.在信用体系建设方面。与杭州市签署信用联动合作框架协议,参与共创长三角社会信用示范圈。开展重点领域跨区域信用联合奖惩合作,推动信用评价结果在政府公共管理及服务、信用惠民等场景中的深度应用。

  7.在人才引智交流方面。与杭州等市签订干部双向挂职协议,落实省市人才引进政策,把都市圈作为招引高层次人才的重要来源地,吸引高层次人才30人以上。

  8.在创新平台建设方面。依托浙江大学黄山技术转移中心等创新平台,推进与都市圈“大院大所”政产学研合作。全年开展产学研合作专场对接不少于3次,确保解决企业技术难题10个以上、科技成果转化10项以上。

  9.在民间组织交流方面。充分发挥两地商会、协会作用,有针对性开展“徽商回归”,促进都市圈客商到黄山投资兴业。加强社会组织管理交流合作。

  10.在文化产业交流方面。承办好第四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大展,继续开展“新安江流域文化研讨”活动等,促进与都市圈各市在非遗、学术、民间文化等方面交流。成立融杭媒体联盟,推介黄山旅游文化资源。

  11.在社会治理创新方面。与杭州市签订社会治理创新战略合作协议,学习城市大脑“杭州方案”等社会治理创新经验,助推黄山市社会治理创新发展。

  12.在智慧城市建设方面。对标借鉴杭州都市圈城市建设经验,深入开展“城市双修”和“两治三改”,借助大数据、物联网,持续推进黄山市智慧化精细化城市管理。

  13.在教育医疗资源合作方面。推动黄山学院、市委党校、黄山职业技术学院与杭州都市圈高校建立合作关系。市人民医院与杭州市人民医院、市中医院与杭州市中医院开展交流、深化合作。

  14.在公共服务一体化方面。推广运用杭州都市圈市民卡“一卡通”,建立两市社保卡(市民卡)数据交互平台。

  15.在强化机制保障方面。组织召开黄山发展大会,力争在一些重要领域取得新成果、一批重大项目签约落地。健全完善与杭州都市圈经济协调会、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常态化沟通交流机制,力争黄山市加入长三角经济协调会获批通过。

  五、黄山发展大会筹备工作情况

  根据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首届黄山发展大会将于6月份左右召开。举办黄山发展大会,是黄山市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重要指示精神的具体行动,是全面融入杭州都市圈、主动参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重要举措。大会主旨是“融入长三角、实现新发展”,今年大会主题为“新时代、新黄山”。

  3月初,市委办、市政府办印发《第一届黄山发展大会筹备工作方案》,成立了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挂帅的领导组,领导组办公室设在市发改委,同时成立了由有关市领导牵头负责的统筹谋划组、招商项目组、对外宣传组和会务接待组。目前大会各项筹备工作正在积极有序开展。

  当前,黄山市全市上下正在开展“‘融杭’,我们怎么看、怎么干”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欢迎大家就“融杭”工作多提出宝贵的意见建议,大家共同为“融杭”工作添油助力,切实推动“融杭”工作取得实质性突破,为黄山市实现跨越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编辑:姚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