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新用户
注册新用户
修改密码
歙县依托丰富的徽州传统建筑营造技艺,大力培育古建产业龙头企业,积极推动非遗技艺向产业链转换,努力将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9月23日,走进歙县精华园旅游投资有限公司的古建构件生产车间,锯声轰鸣,切割、刨铣、镂空雕刻……十多位古建工匠正在赶工制作古建筑构件,一个个飞檐翘角、门窗斗拱变在他们的手中变得栩栩如生。
作为一家从事仿古建筑建造、古建修缮、古建构件加工型企业,十多年来,歙县精华园不断融合传统技艺和现代审美,创新技术工艺,年产各类古建产品数万件。
方国青是精华园旅游投资有限公司现场负责人,他介绍道:“加工车间现在有木工两班、雕工有两班,都在正常作业。根据订单来配置人员,今年已经做了有二十栋的构件了。”
同样是一派如火如荼生产景象的,还有位于歙县郑村镇堨田村的杰灵徽派古建材料有限公司。车间里,多条半自动化生产线正满负荷运转,工人们正紧张有序地练泥制胚、数控切割、砖构件雕刻,加紧赶制新一批订单。公司销售经理吴珊珊告诉我们,“这几年来,公司增加了很多机器设备,效率提高了,产能增加了30%-50%。”
作为传统徽派古建屋面材料及园林景观构件加工企业,杰灵徽派古建材料有限公司在硬件设施优化的同时,坚持原有的古法徽派材料制作技艺,在产品质量、生产效率双提升的同时,仍保留着古徽州建筑材料的韵味,产品远销海南、上海、新疆等地。
吴珊珊介绍说现在是古建行业的销售旺季,“我们屋面材料是有现货的,但砖雕订单已经排到了10月中旬,比如清水砖的销量比往年增长了10%。”
为推动徽派古建产业持续向好发展,歙县深化校企合作,推进工学结合,在传承弘扬古建技艺的同时,不断提高产业带动力和经济贡献率。据统计,全县有从事古建产业相关各类企业51家,古建工匠5000余人,2020年全年产值约3亿元,徽派古建产业正逐渐成为产业发展新的增长点。
编辑:姚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