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新用户
注册新用户
修改密码
歙县徽城镇“问政贡笋”迎来了丰收。连日来,当地村民荷锄入园,挖冬笋,卖冬笋,收获丰产增收的喜悦。
走进问政山茫茫竹园,记者见到了正在挖笋的村民俞瑞祥。
“我们这里的竹林土质比较好,笋是生长在沙土里,新鲜挖出来的笋尝起来比较清脆。”俞瑞祥笑着介绍道。
因问政村当地独特的土壤和气候,造就了问政贡笋壳薄肉厚、味道鲜美的特点,2014年又成功获评“国家地理标识”。因此,相比于市场上其他地方的冬笋,问政贡笋现在每斤的单价也普遍高出5元左右。
徽城镇问政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汪永飞告诉记者,现在的市场价格是一斤30-40元,问政村竹林亩数多的人家,一天就可以挖100多斤,随着新年临近,冬笋市场需求量增加,村民会进行大规模采挖,保障市场供应。
近几年来,问政村也吸引了不少市民和游客前来挖贡笋、品贡笋,村民们也充分依托这一丰富自然资源,办起农家乐,精心制作各种贡笋美食,接待宾客。
徽城镇贡笋山庄负责人汪啸说:“很多客户都是闻名而来,我们现在每天贡笋的销售量在300-400斤。”
靠着问政贡笋,只有300多户1100多人口的问政村,年收入可达300万元。近年来,当地政府也依托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走“精专特”发展之路,除了鼓励本地能人发展民宿和农家乐之外,还积极对外推广。当天,正巧央视科教频道摄制组也在拍摄节目。
汪永飞说:“我们问政一年四季都有笋上市,也和一些高端的餐饮企业合作,直供企业,同时我们也把问政贡笋与乡村旅游结合,增加问政贡笋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提高全村老百姓的收入。”
编辑:姚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