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x

注册新用户

发送验证码
立即注册
X

修改密码

发送验证码
修改密码

歙县璜田乡:优化版权服务,守护民间文艺

2025年11月14日 11:27:37 来源:黄山新闻网 作者:殷晓凡
微博
Qzone
微信
微信扫一扫打开分享

一方水土孕文脉,一乡古韵续传承。作为“徽剧之乡”“梯田之乡”“有机茶之乡”,歙县璜田乡深植徽州文化沃土,自民间文艺版权保护与促进试点工作启动以来,聚焦徽剧非遗、蜈蚣岭千亩梯地茶园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街源烘青”茶文化等核心资源,以版权保护为抓手,构建“挖掘登记、精准服务、融合转化”工作体系,在传承与创新的画卷上,书写着民间文艺焕发新生的生动篇章。

分类确权强登记,散珠成链聚文脉

歙县璜田乡立足民间文艺资源特质,定制分类保护策略,让“散珠碎玉”聚成“文化瑰宝”。在徽剧传承领域,不仅完成《回龙阁》《打渔杀家》等经典剧目手抄话本、徽剧脸谱、画作及曲谱的版权登记,还对演员自制道具工艺、乐器制作技法建立数字化档案,通过影像记录、流程拆解、技艺标注,实现百年徽剧“声、形、艺”全维度留存;推动“街源烘青”地理标志与版权双保护,2025年4月协助举办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发布会,同步完成商标海报、茶品包装设计等美术作品登记,为“一杯茶”注入文化动能;围绕蜈蚣岭千亩梯地茶园,对其历史文献、宣传影片等成果进行系统登记,为农业文化遗产活态传承筑牢版权根基;徽派铜器、徽州木雕等传统工艺设计图亦尽数完成登记。2025年来,全乡累计登记版权256件,民间文艺作品占比超80%,涵盖非遗、音乐、美术、文字等多元类型。

精准服务优保障,匠心创作焕活力

以“上门服务+定向指导”破局,打通版权服务“最后一公里”。组建版权服务专班,走访市级非遗传承人朱祝新、徽派铜艺匠人曹胤慧、徽派木匠曹少非等12位本土民间艺术家,现场协助整理创作资料、指导版权申报流程;针对不同群体需求开展定向指导:为徽剧传承人解读“剧目改编的版权边界”,规避创新中的法律风险;借“采撷春光奉新芽·实干争春茶山行”活动,向茶企茶农普及地理标志与版权协同保护的理念,助力品牌增值。建立民间文艺版权信息库,实现作品登记、版权查询、侵权维权的“一站式”管理;搭建文旅电商对接通道,为民间创作者提供展示作品、对接市场的平台,让匠心之作“走出深山”,民间创作热情持续高涨。

融合转化拓路径,版权价值显实效

以“版权+”思维激活资源价值,让“纸面上的版权”转化为“口袋里的收益”,实现文化传承与乡村发展同频共振。传统佳节“送戏下乡”让徽剧非遗文化焕发新生,徽剧脸谱化作民宿装饰元素,茶园摄影融入景区导览,传统技艺走进校园课堂,“赏徽剧、走梯田、品白茶”特色文旅线路逐渐成型。其中蜈蚣岭研学项目年接待游客超2万人次,带动周边餐饮、住宿及农产品销售同比增长30%;“街源烘青”借版权包装升级打造高端品牌,电商销量逐步攀升;徽派铜艺、木雕因版权加持扩大品牌影响力,匠人的创作事迹被省市媒体报道,进一步提升了市场竞争力。版权的赋能,让文化资源产生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持久动力。

从徽剧舞台的水袖翩跹,到梯田茶园的茶香漫溢;从传统工艺的匠心坚守,到文旅融合的蓬勃发展,璜田乡正以版权为护航之盾、赋能之钥,让民间文艺在时代长河中生生不息、焕发新生。

编辑:叶淑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