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x

注册新用户

发送验证码
立即注册
X

修改密码

发送验证码
修改密码

我 取

2019年06月10日 09:04:03 来源:黄山日报 作者:周丽

  盛夏将至,酷暑难敌,隐于居室,似一尾鱼,潜入文字里,一股清凉静气入心入脾。

  静气如涓涓清溪,从一本书里缓缓流入心底。书是旧书,清人沈复的自传散文《浮生六记》。断断续续地读,深深浅浅地记。

  中年以后,读书速度有意无意慢了下来。阅读于我这个年岁的人,已经谈不上塑造心灵,甚至连影响心灵都有点无力。但是谋过面的文,牵过手的字,清洁了心灵深处的疑惑、惶恐、胆怯,或者仅仅是空白,它填补了某一处的空白,像一阵风,一阵从芦苇中拂过、穿越的风。而人呢,是会思想的芦苇。微风也好,清风也罢,它们可以改变芦苇站立的方向,以及停留的姿势。

  书架上找寻,手指轻轻滑过,落在《浮生六记》。小心抽取,拂去蒙尘,重读,惊讶于新发现,沉溺于新欢喜。六月光景,内室里炎热熏蒸,沈三白禀明母亲,携着贤妻芸娘,到父亲稼夫公垂帘开宴招待客人的所在地消暑。地在苏州城外,沧浪亭边,爱莲居西侧,一弯板桥,宛若新月,玲珑的临水小轩轻偎在侧。檐前有一株老树,绿荫浓密,覆在窗上,连人带轩里挂的画都是绿的,隔岸游人往来不绝。

  触动心底的,不仅于此,更是那临水小轩的名字:我取。取之于《孟子·离娄上》“……‘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孔子曰:‘小子听之。清斯濯缨,浊斯濯足矣,自取之也’。”不去细究沈父取其名的初衷和意蕴,作为一方名流的他,在官在儒皆颇有声望,寥寥二字里,隐约可见其为人处世的心境和智慧。而这,不正是中年的我们所要追求的吗?

  回望来时路,像一株依水而居的植物,不识人心,不明世道,看不懂暗流涌动的背后。以一颗真心与人为善,热心以待,单纯而简单地生长。迎着风,冒着雨,匍匐在生活的腹地,踽踽而行,向阳而生。只是,不设防的简单,到最后换来的,是委屈的泪水,和直抵灵魂深处的伤害。幸好有时光,无情,亦有情。它带走蓬勃的青春,美丽的容颜,却又施与着温暖和慈爱,像一剂温润的良药,赐予暗夜里无声的治愈。

  长大,仿佛在忽然之间。

  想起知了。炎热的夏日,密密匝匝的枝头,一阵高过一阵的歌唱,蝉声如雨,赠人清凉。有谁会知晓它在泥土里蛰伏的坚忍和孤独?所以,如果只看到一个人的改变,却不知她(他)经历了什么时,最好的尊重是保持沉默,曲解和妄言都是对人性极大的亵渎。是与非,对与错,个中滋味,非外人目之所及。所谓的“忽然之间”,哪一段不是历经岁月的积累和淬炼?而后羽化,重生,涅槃。光阴赠予的好和坏,爱与恨,笑和泪,都化作养分,撒入生活的角角落落。于是,心灵的篱笆院内,四时有序,花开无尽,草木碧绿,百花怒放。聆听草木清音,拥有日月清心。

  清心,也是禅意,学会取舍,得失不计。在无边的暗夜,点一盏心灯,抱住自己,独自取暖,与孤独对抗,与庸常对抗,多少人情物事,都在时间的洪流里付之东流。无论日暮灯火,还是晨光晓色,都是行走的最好时光。因为,世间风雨琳琅,山水终会相逢。

  相逢的,终会相逢;无缘的,终将错过。亦取亦舍,御风而行,是生命最美的底色。

  (配文图片:黄必胜)


编辑:文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