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梦现代化共绘新图景
x

注册新用户

发送验证码
立即注册
X

修改密码

发送验证码
修改密码

追寻苏区狮石的红色遗迹

2019年08月07日 09:12:41 来源:黄山日报 作者:肖平 程向阳 吴玉莲

  地处歙西南的狮石,素有“百红村”之誉。早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方志敏就在这里建立根据地和苏维埃政权,是他领导下的闽浙赣省委和皖浙赣省委开展革命活动的中心地。狮石的革命史是徽州地区土地革命斗争史和抗日战争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红色八月,记者走进狮石,带您感受那段烽火连天的岁月。

  地处两省三县交界的狮石

  开车到达歙县狮石乡政府,行程150公里,整整用了2个多小时。

  从屯溪南3号口上杭瑞高速,转黄塔桃高速,从浙江开化的马金下高速,经过淳安的中洲镇,再折回安徽境地。这一趟狮石之行,不但出了市,还跨了省。

  这是去往狮石的三条线路之一。

  “其实从源白公路或长陔岭走,路要近一些,但山高路陡路况差,加上近期连续下雨,有几处塌方,不安全。”驻狮石村扶贫工作队队长曹健说。

  曹健是歙县政协副主席,57岁。自从2017年被任命为驻狮石村的扶贫工作队队长,在做好脱贫攻坚工作同时,对我党在大革命时期狮石的红色历史进行了大量调查和史料整理,对这片红色的土地,既敬畏又感慨万分。路经淳安县的中洲镇,曹健说:“中洲镇和狮石接壤,当年狮石是苏区,中洲是白区,狮石的红色故事比中洲多得多,但挖掘和收集保护,浙江方面做在了前面,值得学习啊。”

  在狮石乡政府所在地营川下车,为了更好地体验“一脚踩两省三县”(歙县狮石乡、淳安县中洲镇、休宁县白际乡),记者转为步行,约1公里,搭乘正在筑路的工程车,到温泉居换乘摆渡车。“到狮石村7.5公里。马上完工了,你们下次来就通了。”曹健所说的是正在浇筑的营川—狮石村公路。公路开通,将解决狮石村861名村民出行难的问题,同时也能带动中洲镇红色旅游对狮石的辐射。

  狮石村,群山环抱、古树参天,溪绕山涧,满眼碧绿。新打造的红色狮石村史馆就坐落在半山腰的“树德堂”老宅子里。

  方志敏与红色狮石

  置身于此,我们的思绪被带回到80多年前的那段烽火岁月。

  曹健援引歙县党史资料告诉记者,狮石是方志敏同志驻村革命和战斗的地方。早在1927年,方志敏就带领一千多人到狮石乡开展农民运动,住狮石茗坑,并在鸡公尖与反动派展开战斗。虽然时间不长,但狮石这块红色土地从此播下了革命的种子。

  作为方志敏领导的闽浙赣省委和皖浙赣省委开展革命活动的中心地,狮石村大茗组至今保存有下浙皖特委旧址,方志敏同志曾经在此居住。

  我们来到了80岁的当地村民王炳养家,他告诉记者,他的父亲王顺田和伯父王开田都见到过方志敏,并给方志敏送过饭,在白色恐怖的时代,因为“通红”,伯父被大兵(当地人称国民党兵)杀头,父亲若不是因为在国民党兵里做事的一个同乡力保,也差一点被杀。

  曹健介绍,1935年冬,中共闽浙赣省委(书记关英)派原在婺(源)休(宁)浮(梁)任特委书记的刘忠林(又名李进、占富生)到歙县、遂安、淳安三县交界地区开展革命活动。

  狮石的革命活动很快引起了浙皖两省保安团的注意,敌国民党十六师及地方武装对狮石进行“围剿”。为避免损失,1936年元月中旬,谢良才、黄立义等率部队主动撤出狮石茗坑,到开化开展游击活动。而刘忠林等少数人继续坚持在茗坑一带做群众的发动工作。国民党反动派扑了空,恼羞成怒,杀害革命群众12人,烧毁百姓民房70多间。

  1936年4月,闽浙赣省委在休宁鄣公山召开扩大会议,决定将闽浙赣省委改为皖浙赣省委,并建立赣东北、皖赣、开婺休、上浙皖和下浙皖5个特委。

  从1936年4月至1937年2月,在下浙皖特委、下浙皖军分区的领导下,下浙皖特委独立营和各县游击队紧密配合,频繁袭击国民党军据点,捣毁乡保政权,解除反动武装,打击土豪劣绅。在浙皖边区和国民党军队进行10多次较大的战斗,主要有歙县街口、璜蔚、石门坑等地战斗。打击了地方反动势力,壮大了革命队伍,部队从100余人很快发展到300余人,编为一个营、三个连(不久,皖浙赣省委调走两个连),营长黄立义,政委朱用地。

  1936年12月,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推动了国共两党的再度合作,但蒋介石并未就此放弃对南方各游击区的进攻政策。此时,由于特委和独立营领导人对形势估计不足,产生了麻痹思想。1937年元旦,部队在歙县源头召开军民大会,欢庆新年,参加会议的有军民400多人。会上还提出“夺取屯溪”的口号。后来又在狮石程氏祠堂杀猪、吃酒、唱戏,暴露了目标。国民党第十六师的两个营从2月8日起向界山、万岁山及大、小连岭进剿。并在交通要道设立岗哨,清查户口,实施移民并村,保甲连坐,断绝党和红军与群众的联系。在重敌连续追剿下,特委下属歙县南源、狮石大小茗等区委相继遭破坏,区委书记毕立本等被捕。3月,设在歙县源头村的特委机关也停止了活动,领导人何英脱离组织去景德镇,特委其他一些同志有的牺牲,有的被捕,有的被打散。1937年2月,独立营100余人,六七十条枪,与浙江省保安团一个师遭遇,经苦战虽突出重围,但伤亡很大。不久,部队被打散。刘忠林、谢良才、黄立义等在狮石小茗群众的掩护下住了3个多月的山棚,后回到江西横峰老家。

  据歙县党史记载,自1927年12月至1937年5月,狮石群众及红军与国民党反动派的斗争中,付出了极大的代价,革命群众与红军被捕被杀达数十人。

  蝙蝠洞、“烈士潭”“烈士树”、红军战壕、下浙皖特委旧址……在狮石,一处处红色印记,见证了方志敏领导的红军和狮石群众与国民党反动派进行坚韧与顽强的斗争;这里的每一寸土地都浸染有革命烈士的鲜血。曹健介绍,狮石将在已建成的“红色狮石村史馆”基础上,建设狮石烈士墓、烈士纪念碑,维修下浙皖特委机关旧址,整理红军洞、烈士潭的红色故事,着力用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开发好红色旅游。

  北上抗日先遣队与送驾岭战斗

  谭家桥战役家喻户晓,但发生在其3个月前的送驾岭战斗——可以说是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在皖南地区另一次激烈战斗,却鲜为人知。

  据歙县党史记载,1934年7月,中央派出红七军团组成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在军团长寻淮洲、政委乐少华等率领下,于9月24日到达歙(县)遂(安)交界的送驾岭附近,国民党第四十九师和补充第一旅共5个团分路追击至送驾岭,为掩护主力部队翻越60里的大连岭向歙县石门方向转移,先遣队后卫部队决定利用送驾岭有利地形,痛击敌人。

  下午2点10分,国民党第四十九师师长向所属291团、289团下达进攻命令,因正面进攻遭红军强烈阻击,第四十九师即分兵一部登上先遣队左侧的钓金山侧击。下午3时,补充一旅经陈家门、马石桥、洪家坂向鲍家合击,分兵一部协助四十九师正面进攻,一部迂回至先遣队右侧的送驾岭,企图在送驾岭与钓金山之间消灭红军先遣队。

  正面战斗持续到傍晚6点,红军先遣队主力沿着大连岭向石门方向转移,负责殿后的侦察连安排一个班携两挺机枪,坚守在送驾岭凉亭附近的小山坡上,监视对面钓金山的敌军,并将一面红旗插在凉亭上,引诱敌火力。侧击红军的敌289团登上钓金山后,发现对面送驾岭半山腰竖有红旗,立即开火。这时补充一旅亦从送驾岭背后突入送驾岭山顶,发现对面钓金山有强火力向送驾岭攻击,即投入战斗向对方开火。红军侦察班与两敌形成斜三角形。先遣队侦察班机智地点燃事先挂在树上的鞭炮,并用两挺机枪向两股敌军分别扫射,顿时“枪声”大作,致使钓金山之敌以为红军来了增援部队,便加强了火力攻势,送驾岭之敌亦向钓金山全力猛攻,待敌军双方打得热火朝天之时,先遣队侦察班留下凉亭上的红旗,悄悄地追上大部队进入大连岭的崇山峻岭中。

  抗日战争营救美国飞虎队飞行员

  狮石村民还营救过美国飞虎队飞行员(1990年9月26日《黄山日报》头版曾报道)。

  1942年4月18日,杜立德上校率领美国第十八航空队在完成轰炸日本本土任务后返航,原拟在浙江衢州机场降落,因油料耗尽被迫弃机跳伞逃生。淳、遂两县接到情报后,立即组织人员搜救。降落在遂安武泉乡的三名美军飞行员很快得到乡民救护。另有一架飞机夜间坠毁于狮石大连岭上,飞行员跳伞后,一人降落在汾口镇霞源山童家田村附近山头;一人降落在天目山狮石大连岭啸天龙南麓的杨柏坪山顶(又社公坪山顶),被社公坪村民杨德裕发现,救至家中安顿,住了一晚,第二天由杨柏坪的谢来云和社公坪的杨德裕护送至狮石;另一人降落于巧塘,天亮后被村民发现,即救至村中安顿,随后由汾口、横沿乡公所护送至淳安县政府。

  据记载,1990年9月11日,美国飞虎队“90-中国考察团”团长布莱恩·蒙纳先生回访歙县介绍,美国飞虎队44名幸存者始终没有忘记中国人民的救命之恩,每年的4月18日都要组织纪念活动。

  记者手记  红色基因代代传

  大山中的狮石是绿色的,更是红色的。“狮石红”是徽州地区土地革命斗争史和抗日战争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这一地区的革命斗争最终遭到了敌人的破坏,但它沉重地打击了国民党反动势力,为部队输送了力量,组织和锻炼了群众,积累了革命斗争经验,在歙县革命斗争史上写下了光荣的一页。

  正如曹健所说,红色狮石不是空洞的,也绝非口号,她是由无数先烈用鲜血换来的。狮石的红色精神是革命先辈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是狮石人民的传家宝,是建设更美丽更富裕更文明现代化新黄山的巨大精神动力。

  注:衷心感谢歙县县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对本文的贡献。

  (部分图片由狮石村提供)


编辑:文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