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x

注册新用户

发送验证码
立即注册
X

修改密码

发送验证码
修改密码

杭城桂香

2019年10月23日 11:24:22 来源:黄山日报 作者:黑多

  寒露节后,从皖南来杭城中国农科院茶研所进修,时至深秋了。夜里伏案思忖,写下这个题目,觉得太平实不过,但想想与这两天的空气最相应的,还真的只有这几个字。遇见近旁相识或不相识的人,倘若他也被这香气吸引过来,都会不约而同地说一声:“这桂花真香啊!”桂花,清可绝尘,浓能远溢,堪称一绝。不用刻意去寻香自何处来,身旁几十米甚至更近的距离之内,必定有一棵正开放着的桂花树。

  秋分过后,桂花从冒着嫩黄的小尖芽,到蓄势待放,再到开得满树熙熙攘攘,香气越来越浓,人们的心情也似乎越来越好了。杭州人实在是没有理由“悲秋”的,特别是在秋高气爽的天气里,料想中秋假期刚过,又迎来国庆节长假,在有些期待的心情中,丛桂怒放,夜静轮圆,把酒赏桂,怡香扑鼻,令人神清气爽,怎不令人感觉舒畅欢愉。

  桂花的香气,与这座城市一样古老,似是从千百年来的岁月深处飘来的,就像“洛阳牡丹”一样,成了一座城市的文化之一。虽然杭州也有荷花、梅花,但总没有桂花这样深入人心。种荷花需要水,梅花又比较难种,而桂花房前屋后都可以种,易存活,一开花又香气扑鼻,所以人们喜欢种桂花。我的徽州同乡,祁门红茶的创始人之一的胡元龙,据说自小博览全书、兼进武略,年方弱冠便以文武双全闻名乡里,被朝廷授予世袭把总一职,但他轻视功名,注重工农业生产,18岁时辞弃把总官职,在南乡贵溪的李村坞筑五间土房,栽四株桂树,名之曰“培桂山房”,并在此开始垦山种茶。所以,杭州此等好山水,最多的花是桂花,也就不足为奇了。

  桂花,是这座城市的记忆与标志。曾任杭州刺史的大诗人白居易写《最忆是杭州》的时候,也只写了两样东西:“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所以,很默契的,很自然的,很具因缘的,桂花就顺理成章地成了杭州的“市花”。桂花,在杭州已经有近千年的栽培历史,尤其是杭州满觉陇的桂花,更是闻名遐迩。早在南宋时期,满觉陇已经大片种植桂花,并形成一定规模。在《咸淳临安志》有这样的记载:“桂,满觉陇独盛。”

  人们喜欢桂花,我觉得,还因为桂花“平易近人”。与荷花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梅花的“苦寒傲骨、清气满乾坤”,或牡丹的“国色天香、雍容华贵”等等相比,桂花要贴近普通人得更多些。桂花没有被赋予那么的说法,无非是美好、吉祥的象征:“桂”者“贵”也。清代,古人会在瓷器上,同时绘制兰草与桂花,寓“兰桂齐芳”之意。《红楼梦》第一百二十回中便有记载——“现今荣宁两府,善者修缘,恶者悔祸,将来兰桂齐芳,家道复初,也是自然的道理。”在当时,“兰桂齐芳”不仅是很流行的纹饰,也是祝贺子孙昌盛、前程锦绣的贺词,有集高贵、典雅于一身之寓意。

  桂树开花,细细密密,真可谓“叶密千层绿,花开万点黄”,比不上其它花卉那样的身姿出众、鲜艳显眼,然而它好就好在娇而不艳,洁而不妖,如乡下邻家淳朴女子身上,因为经年的缘故,虽已泛黄却洗得干干净净的粗棉麻布裙。

  桂花的香,也少了些许清高之气,充满温馨和蜜甜。或许,是没有人会说桂花不香甜的,站在高处,放眼望去,几树金桂、丹桂或四季桂,开在远处,香气也从远处飘来,随着微风浮动的,是丝丝缕缕的甜味,像淡淡的蜂蜜水,又像香气弥发的工夫红茶。想必,如果是在种了许多桂花树的园子里,那香甜就一定更浓郁了。人,天生本就喜爱追逐香甜味,喜香恶臭、喜甜恶苦是人的天性,闻花香,能使人悦情爽志,而在这秋深时节,闻到桂花之香,似乎更能让如烟往事浮上心头,勾连我们隐约地想起记忆深处美好的东西,让我们的生命充满喜悦,让我们的精神回归宁静。

  桂花之香,不仅充满温馨和蜜甜,更浓厚而高雅、持久,由此,桂花之用,其妙亦是无穷。晒干的桂花,可以和茶叶一起瀹泡,泡出的茶水,清香扑鼻,可通气和胃、美白肌肤、排解体内毒素、止咳化痰、养生润肺。每年秋燥时,若觉身体不适,皮肤干燥,虚火上扬而致声音沙哑,在绿茶、乌龙茶、红茶中加点桂花,趁温热饮下,症状即可缓解。新鲜的桂花小苞儿,可以和茶叶一起窨制成花茶,据我所知,广西桂林的桂花烘青、福建安溪的桂花乌龙、四川北碚的桂花红茶之类的便均是以桂花的馥郁芬芳,来衬托茶的醇厚滋味,因而显得别具一格。桂花,还可以拿来做糕糖,嗅着桂香,不觉就想起,每年仲秋,偶有闲情时,举起竹竿敲落桂花,在糯米粉里揉进桂花的场景。

  离桂花很近的时候,人总会萌生摘花的冲动。都说“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但我没有折,对于那些越是开得正当时、正旺、正繁茂、正热烈的花儿,我越是不愿意摘取。相反,对于那些过了花期,孤身零落枝头,打着寒霜,冒着冷雨的,我反倒愿意摘取回来。想必,花儿也和人一样,是欢喜与花儿待在一起的,花儿也向往一处更温暖的居所。有谁愿落单呢?我不忍。我对女子们因喜欢桂花,而去摘一两枝别在发间、插在瓶里的举动,却抱宽容的态度——桂花很小,就像一个温婉的女子。我不需要摘,站在树下,细枝低垂,一只手探出、食指拇指轻抖花枝,另一只手四指并拢、手心朝上,在下面接着,就会有一簇簇比米粒儿还小的小黄花儿,落入掌心。仔细一看,小巧而精美,似乎还略带羞涩,拢在手心里痒痒的,彷佛又要跳动起来。

  我一直对“落英缤纷”的场景,怀着一种复杂而特殊的喜爱。比如“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比如风雨过后,想想桃花、杏花、樱花或者梨花的娇嫩的花瓣,散落满地,总让人顿觉一种“无可奈何花落去”的凄绝之美,难怪林黛玉都要引以自喻而去荷锄葬花。但黛玉如果看到的是桂花,是否还会去葬它呢?自觉桂花的飘落,是没有这么伤感的。桂花这种花,几乎算不上是“鲜花”,没有争奇斗艳的姿态,没有光鲜夺目的外表,随风而开,随风飘落,不与三春争桃李,只留人间一缕香。

  人生的道路,也不会总是鲜花簇拥,但路上总会有一些风景值得去驻足体会。比如“满陇桂雨”。独自一人,不疾不徐,来到西湖之南,满觉陇沿途山道边,植有数千株的桂花,这些桂树,常常是一边盛开,一边随风洒落,密如雨珠,人行桂树丛中,如沐“桂雨”,别有一番意趣。加上满地桂花,形成“香风金雪”的奇境,令人心旷神怡。花开过总要凋落的,能留在路上的,透进心里的,就是香美。

  忽然,想起离杭城不远的故乡了,想起故去的时光里,自己走在徽州老街青石板铺就的路上,路边种着一排桂花树,或高过深灰色院墙隐现出桂花的树冠,小小的花粒时不时如流星般滑落,却没人似于心不忍地去避开满地的桂花,诗云:“踏花归去马蹄香”,我想这情景是刻意而难得的,在江南,何处去寻一匹骏马?其实,哪里有桂花,也许哪里就有落满桂花的小径,不如足底踏花,不经意间,且将人世间一段余香,碾作红尘,也算得上是一件风雅之事了罢。


编辑:文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