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新用户
注册新用户
修改密码
秋高气爽,阳光和煦。在全国首个科普月期间,为激发乡村青少年科学兴趣、提升科学素养、涵养创新思维,近日,徽州区呈坎镇妇联、团委联合呈坎镇中心学校共同组织“科普‘童’行 智启未来”青少年科普教育实践活动,带领孩子们走进黄山市科技馆。来自呈坎镇的30多名中小学生满怀好奇与期待,在水火箭的一飞冲天里,在无人机的灵动盘旋中,在VR设备的奇幻世界间,开启了一场“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沉浸式科学探索之旅。
上午,载着孩子们的大巴车稳稳停在科技馆前。在简短的集合与开场介绍后,孩子们在科技馆讲解员的引导下,有序进入展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水火箭演示和无人机表演区。伴随着指令,水火箭“嗖”地一声冲向半空,引来孩子们阵阵惊呼;无人机灵巧地盘旋、变换队形,精准完成各项指令,展现了现代科技的无限魅力。
短暂的科技馆初体验后,队伍移步至科技馆智慧创想展厅,开启科普课堂盛宴。《现代航天成就》课程系统梳理了我国从“东方红”到“空间站”的逐梦星河路;《中国载人潜水史》则揭开“蛟龙”号深潜器的深海奥秘,将孩子们的探索欲引向广袤星空与深邃海底。
科普剧场将活动推向高潮。实验秀《伯努利+液压装置》通过吹气球、压水机等直观互动实验,把流体力学和液压传动原理变得妙趣横生,孩子们争相上台,在“玩”中亲身体验科学的神奇力量;随后,全场齐跳手势舞《我乘着风飞过来》,欢快节奏里,孩子们用动作呐喊着“乘着科学之风,我们的梦想也能一飞冲天”。
自由活动时间,孩子们如撒欢的小鹿,在展区里尽情探索:有的对着编程机器人下达指令,看它走出专属“迷宫”;有的戴上VR眼镜,在虚拟世界里“登陆火星”;有的追着志愿者老师,把“为什么”问成了连环炮。“从课堂的理论讲解到馆内的实景演示,从单一的书本知识到多元的互动体验,这样的科普实践让教育真正‘活’了起来。”全程陪同的呈坎镇中心学校科学老师王老师感慨,“孩子们回家后还追着我问下一次什么时候来,这种主动求知的劲头,就是最好的教育成果。”
活动尾声,孩子们在休息区分享收获,镇妇联和团委工作人员为他们送上科普文具礼盒。“看到孩子们从起初的羞涩试探到后来的踊跃参与,从对科技的懵懂好奇到满眼的坚定向往,我们知道这场‘搭桥’之旅走对了。”呈坎镇妇联相关负责人坦言,“乡村孩子接触优质科普资源的机会不多,妇联就是要做‘牵线人’,把科技馆的‘大课堂’搬到孩子家门口。这是我们助力‘双减’、关爱未成年人成长的具体行动,未来还会整合更多资源,让科学的种子在更多乡村孩子心里生根发芽。”
此次活动不仅为呈坎镇青少年打开了科学世界的“任意门”,更以“体验式+沉浸式”的科普模式,让科学精神在孩子们心中拔节生长。而呈坎镇妇联的积极作为,也为基层妇联组织如何助力乡村科学教育、涵养未来创新人才,写下了生动注脚。
编辑:程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