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x

注册新用户

发送验证码
立即注册
X

修改密码

发送验证码
修改密码

亮相第23届城博会,农村生活垃圾治理 “黄山模式”持续获赞

2025年11月10日 11:41:32 来源:黄山中环洁
微博
Qzone
微信
微信扫一扫打开分享

11月6日至9日,以“人民城市 幸福家园”为主题的第23届中国国际城市建设博览会在北京首钢国际会展中心举行。本届城博会围绕“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的城市建设目标,全面展示了城市更新、智慧治理、低碳转型等领域的突破性技术与典型案例。在安徽省黄山市的城市展区内,由黄山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指导、黄山中环洁城市环境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黄山中环洁”)呈现的“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成果”向全国展示了城乡一体化背景下农村环境治理的“黄山模式”,引起了广泛关注。

作为全国首个跨省生态补偿机制试点——新安江流域生态保护的核心组成部分,黄山市农村生活垃圾治理PPP项目(以下简称“项目”)生动诠释了“科技赋能环境治理”的先进理念。多位城市管理领域的专家及同行在展台前长时间驻足,与黄山中环洁工作人员深入探讨“全域网格化管理”和“四级考核体系”等创新实践的具体细节,并对项目所实现的“水、陆、空全域可视、管理全量在线”的精细化运营水平给予了高度评价。


智慧化引领,构建全域可视环卫系统

项目覆盖黄山市“三区四县”101个乡镇、9188平方公里农村地区,服务人口约116万。黄山中环洁建成了目前国内农村面积覆盖最大、物联网设备最多、水陆空监管最全的智慧环卫系统。通过智慧管理平台、无人机巡检、车载视频传输等手段,实现作业全程可视化、调度智能化。系统基于垃圾重量与运输距离设置预警机制,确保垃圾“日产日清、全程不落地”。

系统化运营,推动管理精细化

项目将全域划分为7290个单元格,设置9014个收集点位、228条收集路线,实现保洁网格化管理。3000余套物联网设备实时监控人员、车辆、船只作业情况,推动运营管理标准化、线上化。同时,通过自驱激励体系,带动当地4000余人就业,实现环境治理与民生改善双赢。

品质化服务,筑牢环境质量防线

黄山中环洁累计投放42万个垃圾桶、2236台电动保洁车和468台密封收运车辆,取缔近3万个露天垃圾池,从源头杜绝垃圾落地。全域垃圾100%运送至末端焚烧发电厂,实现无害化处理。在水域保洁方面。全年累计打捞水面垃圾超11000吨,有效保障新安江流域水质清洁。

社会化共建,形成共治共享新格局

项目探索建立了“市、区县、乡镇、村”四级联动机制,通过政企协同、三级督察、四级考核,推动责任共担、管理共抓。同时设立社会监督平台,拓宽群众参与渠道,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农村环境治理新路径。

“黄山模式”不仅有效解决了农村面源污染问题,还极大地促进了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高质量发展。2022年,项目作为典型案例入选中央党校干部学习、研习的重要读本《蝶变》。截至目前,项目已荣获国家级、省级等多项集体与个人荣誉,深刻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黄山市农村生活垃圾治理PPP项目的成功实践,为全国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系统解决方案,并成为本届城博会上“新质生产力赋能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典型范例。




编辑:叶淑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