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
x

注册新用户

发送验证码
立即注册
X

修改密码

发送验证码
修改密码

织密织牢企业服务“一张网”

2025年09月01日 14:56:03 来源:人民网
微博
Qzone
微信
微信扫一扫打开分享

车间里机械臂精准挥舞,传送带匀速流转,一卷卷高分子电缆材料如绸缎般滑下生产线。“公司两幢工业厂房能顺利完成验收并提前投入使用,多亏了各个职能部门的主动靠前服务,公司新增产值约5000万元!”在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浙江万马股份有限公司工程部前期经理钱立平站在控制室玻璃窗前,脸上露出轻松的笑容。

原来,万马股份采用三幢厂房共用一本施工许可证的建设模式,导致已竣工的两幢无法单独投产。去年8月,得知这一情况后,临安区立即组织住建、水利水电等多个部门成立高效联验小组,企服专员全程帮办,仅用3个月便帮助该企业拿到住房和城乡建设局验收通过的相关证明,11月顺利投产。“他们不仅上门开会,还帮着协调流程,这种‘陪着企业跑’的服务,真不一样。”钱立平说。

让企业眉头紧锁的痛点,就是政府精准施策的靶点。聚焦土地、项目、资金、产权等问题,杭州以一系列“硬核”举措,破除壁垒、疏通堵点,实实在在地为企业“输血”“供氧”。

杭州大和江东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一度被厂房产权变更的难题“卡住了脖子”。去年5月,钱塘区政府部门迅速架起“绿色通道”,省市区三级联动,自然资源、住建等多部门协同,推动补齐关键材料,通过厂房验收。

“产权的问题解决了,资产被盘活,感觉企业瞬间轻装上阵,冲劲十足!”公司总经办主任方敏说。

要素保障更全面,为企业创新发展“蓄势赋能”。在临平区,浙江欧伦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占地近70亩的工业用地项目,也体验了一把政府服务的高效率。从拿地前的方案预审,到竣工前的联合验收,临平区政府全程精准对接。“这效率,这温度,让人真切感受到杭州这座城市对企业创新的呵护。”欧伦电气副总经理郑成福由衷赞叹。

今年,杭州对“为企办实事”项目进行升级,整合全市各方服务资源力量,打通部门、区县(市)之间条块分割、区域限制等壁垒,织密织牢全市企业服务“一张网”,加快打造服务最优、效率最高的一流营商环境。

资金是企业的血脉。在杭州,市国资委成立3只千亿元母基金,累计投资4000余个项目;西湖区举办“西湖链链看”活动,打通政府端、企业端、资金端、科研端的供需壁垒;拱墅区“金融顾问”为企业“搭桥铺路”,引来217亿元金融“活水”。

“政府不是‘大水漫灌’式帮扶,而是像‘贴身管家’一样,企业发展中哪里遇到难题,他们总能第一时间递上解困的钥匙。”杭州科百特过滤器材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谭默晗这样比喻。

谭默晗的感触源于3年前在萧山区启动的80万平方米的半导体超纯水脱气膜项目。“过去办这类审批,光跑摘地和审批流程就得3个月。”谭默晗说,政府相关部门急企业之所急,“各个部门拧成一股绳,项目提前预审,中间环节尽量压缩和并行,硬是变成了‘拿地当月就能开工’。”

拓展“一站式”集成服务。杭州公安等部门联合出台《外籍跨境电商优秀人才认定标准》,破解跨境电商企业招引外籍主播缺乏从业依据难题;交通运输局迭代“开办运输企业一件事”,为企业提供个性化专属的“一站式”集成服务;财政局围绕政府采购行政裁决重点环节,将类案同裁、简案快办、全过程调解等做法提炼固化。

“我们将不断探索创新优化营商环境的新路子,让政策红利惠及每一家企业。”杭州市政府相关负责人表示。

编辑:程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