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新用户
注册新用户
修改密码
近日,徽州区呈坎镇“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治护航”主题宣传活动在此启动,呈坎司法所干警和“法律明白人”组成的法律服务志愿队扎进银发群体中,把法条变成家常话,把风险化为暖心提醒,让“敬老月”的暖意里,裹满法治的安心。
此次宣传活动覆盖呈坎镇2个行政村、8个村民组,吸引60岁以上老人80余人参与,累计发放《老年人防电信诈骗手册》《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等法律宣传折页共120份,现场解答赡养纠纷、财产继承等法律咨询18件,并针对前期监测到的2起“养老保健品诈骗”风险线索开展定向预警,让法治服务精准触达老年群体的“急难愁盼”。

这场宣传,是法条到方言的“暖心翻译”。司法干警结合2起本地赡养纠纷调解的典型案例,讲清“遇到子女不养老,能找司法所调解、能走法律途径维权”的具体路径;是风险到预警的“及时敲钟”。工作人员用“冒充亲友借救命钱”“免费领鸡蛋骗购保健品”的真实骗局,圈出老人生活里的“隐形陷阱”。
“陌生电话让转钱,能信不?”法治宣传活动中防骗互动环节的问题刚出口,70岁的叶大爷便高高举手:“不能信!要先给我儿子打电话核实!”现场10余位老人参与抢答,答对者接过印着“三不原则”(不轻信、不透露、不转账)的奖品,没答对的也跟着工作人员把防骗口诀念了三遍。“上个月我接到过说‘孙子摔断腿要交手术费’的电话,差点转了5000块,今天听完才知道是骗局!”60岁的谢奶奶攥着防骗手册,语气里满是后怕与庆幸。

从集中宣讲到一对一答疑,从防骗抢答到案例拆解,这场“敬老月”法治宣传,让“冰冷的法律条文”变成了“听得懂的贴心话”,让“模糊的权益边界”变成了“摸得着的保障线”,让“隐蔽的诈骗套路”变成了“躲得开的警示钟”。截至目前,呈坎司法所已在“敬老月”开展此类法治护航活动2场,服务60岁以上老人110余人次,解答法律问题27件。法治的阳光,正沿着宣传册的折页、司法行政干警的解答,稳稳照亮乡村老人的桑榆之年。
编辑:程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