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全国两会
x

注册新用户

发送验证码
立即注册
X

修改密码

发送验证码
修改密码

黄山版“亲民善和图”

2023年10月20日 11:19:00 来源:黄山司法行政
微博
Qzone
微信
微信扫一扫打开分享

日前,司法部下发《关于表彰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委员会模范人民调解员的决定》(司发通〔2023〕60号),祁门县塔坊镇响潭村人民调解委员会入选。

响潭村人民调解委员会成立于1982年7月,现有调解员6名,(其中专职人民调解员2名),纠纷信息员16名。该村先后荣获“全省民主法治示范村”“省级基层综治信访示范站点”“全市法治文化建设示范点”。2023年5月,该村17年来无矛盾纠纷上交、无民转刑案件的纠纷化解“响潭实践”,得到省委书记的批示肯定,并在全市得到推广。

近年来,响潭村人民调解委员会积极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根植徽文化向和向善的内涵因子,积极破解基层社会治理难点、堵点,努力探索出了满足人民期盼、符合时代新特征、具有地域特色的基层社会矛盾纠纷化解“响潭实践”。5年间,响潭村人民调解委员会共化解矛盾纠纷400余件,调解成功率100%。

织密纠纷调解网 促进基层“和”治理

“家和万事兴、以和为贵、和气生财”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响潭村领导班子深知“和”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性,根据地缘、亲缘、业缘相近原则,做实“三建立”。建立“支委+党员+群众”互联制度,实现党员、调解员联系群众全覆盖;建立“村委会+干部+调解员”划片包组联户走访制度,包片干部、调解员必须做到“四必去”、“五必访”;建立“乡贤+能人+纠纷信息员”矛盾纠纷源头化解机制,乡贤能人及时介入化解,推进矛盾纠纷源头化解。

传承“善和”徽文化 根植群众“和”意识

聚集“善和”徽文化,在全面落实“作退一步想”调解工作法基础上,修订“响潭民约”,设立“和”议事厅、“和事佬”工作站、贴“和”字春联,展“和”文化壁画,筑牢党员干部群众“和”意识。同时,在河道上品读“和道”文化、在“想谈”茶屋喝“和气”茶、在“和事佬工作站”看“和事”剧本,让矛盾在“和”中化解,让压力在“沙难、茶屋、和事佬工作站”消失。

建和事佬工作站 拉拉家常“和”纷争

响潭村充分激发乡贤在基层调解中的强大力量,邀请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和村医、“塔坊好人”等有威望、热心肠的人担任“和事佬”,因地制宜设立了5处“和事佬”工作站,村民们遇事就到“和事佬”工作站聊聊天、拉拉家常。2021年9月,响潭村日光组村民发生家庭口角纠纷,村医“和事佬”吴勇彪,利用上门出诊之机,与他们聊天式拉家常,使得老夫妻重归于好。

民主协商汇民智 推进村民“和”自治

发展基层民主,是实现乡村善治的活力源泉。响潭村制定出“响潭版”的“村务公开制度”“村民自治章程”,设立“农民议事厅”“户主会”“板凳会”等,让村民在家门口、田地间你一言我一语,七嘴八舌中就达成了共识。村委会分期分批邀请村民代表参加每周二例会,对涉及村级公共事务和村民利益的重大事项,都通过村民代表会议讨论,村务公开透明了,村民心里和顺了,“村里事”“邻里事”变成了“家家事”,矛盾纠纷仿佛成了“家丑”不可外扬。 

编辑:文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