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
x

注册新用户

发送验证码
立即注册
X

修改密码

发送验证码
修改密码

我国河湖管理保护取得显著成效

2025年09月01日 15:01:09 来源:光明日报
微博
Qzone
微信
微信扫一扫打开分享

近年来,水利部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强化河湖长制的决策部署,不断完善党政主导、河长牵头、属地负责、部门联动的河湖管理保护工作机制,依法管控河湖水域岸线空间,重拳整治侵占破坏河湖问题,着力建设安全河湖、生命河湖、幸福河湖,取得显著成效,河湖面貌实现历史性改变。

严格河湖空间管控。依法划定河湖管理范围,170万公里河道、3000多个湖泊明确了管控边界。全面建立岸线规划管控机制,长江、黄河、淮河、海河、珠江、松花江、辽河、太湖等大江大河大湖岸线保护利用规划全部印发实施,划定岸线保护区、保留区3.31万公里,占规划岸线总长的近70%,最大限度保留和恢复河湖自然岸线,突出大保护的要求。坚持确有必要、无法避让原则,依据规划从严审批许可岸线利用项目,严格岸线开发利用方式和强度管控,从源头坚决管住向河湖要地要空间的冲动。印发河湖岸线保护和利用规划编制规程、洪水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等,完善河湖管理技术标准体系。

重拳整治河湖乱象。纵深推进河湖库“清四乱”常态化规范化,重点清理整治妨碍河道行洪、侵占水库库容问题,有计划地清退占而不用、多占少用的岸线,坚决清存量遏增量,累计清理整治乱占、乱采、乱堆、乱建问题29.4万个,拆除违建15000多万平方米、铲除非法围堤2万公里、清理垃圾超过1亿吨,北江龙洲岛、增江红色水乡、长江学堂洲等一批“大块头”重大违建得以清理整治,昔日破坏河湖机体的“伤疤”得到修复。清理整治还河湖以自然生态空间,如腾退修复长江岸线160多公里,以前厂房林立、码头众多、乱象丛生的岸线,整治后成为百姓亲水乐水的滨水绿地;实施洞庭湖、鄱阳湖、太湖、洪泽湖、洪湖等湖泊退圩还湖、整治非法矮围网围,恢复连通湖泊水域面积1300多平方公里,相当于200多个西湖。清理整治提升了行蓄洪能力,如整治侵占水库库容问题,大中型防洪水库恢复防洪库容2200多万立方米;清理妨碍河道行洪的高秆作物、阻水片林13.5万亩。

数字赋能提升管理能力。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主线推进“天上看、地上查、网上管”,充分应用高分辨率卫星遥感、人工智能、北斗定位、高点视频等技术打造河湖一体化监测感知体系,及时掌握河湖水域变化、岸线开发利用状况、河道采砂等情况。基本实现对14万条河流、3000多个湖泊、3000多个采砂重点河段、3万个岸线功能分区、10万个涉河建设项目、30万名河湖长、300万条河湖基础数据的动态管理。全国河道砂石采运实现“一码通用、一码溯源”,违建等重点地物AI识别精度超过85%,北斗监控水下采砂深度可达厘米级。

全面推进幸福河湖建设。为河湖全面体检,组织开展首轮全国河湖健康评价,建立2.16万条河湖健康档案,实行“一河一档”管理。问题导向,靶向施策,“一河一策”系统治理,以“河安湖晏、水清鱼跃、岸绿景美、宜居宜业、人水和谐”为目标,中央财政支持地方实施122个幸福河湖建设项目,同时引领带动各地建成一大批各具特色的幸福河湖,越来越多的河湖水流活起来、水质好起来、风光美起来。

编辑:程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