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新用户
注册新用户
修改密码
近日,在歙县街口镇雁洲村蜿蜒的盘山小道上,村干部方世福与联村干部正轮流扛着一张厚重的折叠木板床,深一脚浅一脚地向合力组行进。一公里的山路,汗水浸透了他们的衣背,但脚步始终坚定——这张床,是为重度残疾人李世良家送去的“及时雨”。
李世良夫妻均为低保户,生活本就困难。今年初,李世良意外摔伤导致半身瘫痪,终日卧床,全靠妻子艰难照料。儿子远在外地务工,家中破损的旧床让日常护理雪上加霜。得知情况后,镇村干部迅速协调了一张新折叠床,并决定亲自肩扛入户。当新床在昏暗的屋内稳稳支起时,李世良的妻子紧握着干部的手哽咽道:“这床稳当,照顾他总算能省些力气了……”
这幕温情的场景,是街口镇精准守护困难群体的一个缩影。据悉,今年上半年,该镇已为278户农村低保家庭发放补助73.44万元,为89名分散特困人员落实供养金49.28万元;同时,向25户遭遇突发困难的家庭伸出援手,发放临时救助金2.76万元,并为3名孤儿提供基本生活保障2.34万元。为确保帮扶“不漏一户、不落一人”,该镇建立健全了符合山区实际的动态监测机制,依托“三级网格+部门共享”体系,通过“镇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组、党员包户”的方式开展常态化、地毯式摸排。
截至目前,全镇237户重度残疾人家庭门口,都留下了镇村干部走访的足迹。对于李世良这样的重点户,“每周必访”不仅是制度要求,更是行动自觉——米面粮油送到灶头解急难,屋顶漏雨连夜修补保安全,甚至为长期卧床者代购药品、提供理发修甲服务。镇卫生院同步推进“敲门问诊”,家庭医生签约已覆盖全部重残家庭,定期上门量血压、调药剂、指导康复训练,让身处山坳的患者少跑一趟腿,多添一分安心。
“政策落地,关键在‘脚底板’。”一位镇干部抹去额角的汗水说道。当折叠床的支架在山坳里咔嗒一声稳稳扣紧,它支撑起的不仅是一位残疾人的身躯,更是基层治理中最朴素的承诺:风雨来时,总有人为你弯腰扛起重担。
编辑:程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