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新用户
注册新用户
修改密码
初秋的街源河畔,歙县街口镇雁洲村工地上机械轰鸣。新建的截水坝拦蓄着街源河的清流,阳光下,工人们正将一截截崭新的输水管道精准埋入路基。“盼了多少年,终于要告别枯水季挑水吃的日子了!”围观的村民洋溢着期盼。
这是街口镇攻坚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生动场景。面对部分老旧供水设施不堪重负的现状,该镇将解决群众“吃水难”列为头号民生工程,今年集中力量打响饮水安全攻坚战。雁洲村新晖供水工程始建于2011年,曾保障300余村民用水。但历经十余年风雨,管网老化严重。“一到枯水期,水龙头就成了摆设,半夜排队等水是常事。”村民无奈道出困境。
民有所呼,政有所应。在县水利局专业批复和镇党委会深入研究后,10.11万元新晖供水改造提升方案迅速落地。工程聚焦管网换新与水质提升,新建截水坝稳固水源,构筑过滤池净化水质,全面更换输配水管网2581米,并配套安装水表、闸阀63套,项目将于今年9月底前彻底打通供水“肠梗阻”。
在新门村毛汰组,另一项惠及民生的饮水工程同步推进。随着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原有分散式供水已难匹配发展需求。镇党委收到村组报告后,立即启动初港毛汰供水工程。该工程系统化构建饮水安全保障网,新建截水坝引水、过滤池净水、蓄水池调水,并铺设输配水管网1410米,形成引供一体化格局。5万余元专项投入,将为毛汰组村民送去稳定、清洁的自来水,成为激活山村发展的源头活水。
“饮水工程是良心工程,必须让群众早日喝上稳定水、放心水。”镇党委书记吴志桥语气坚定。为确保工程优质高效,镇党委政府建立专班推进机制,实施周调度、月督查,严把材料关、施工关、验收关,力求把实事办实、好事办好。
据测算,两处工程完工后,将直接惠及雁州村新晖、新民组及新门村毛汰组等数百群众。家家用上稳定卫生的自来水,户户实现生活品质提升。这汩汩流淌的“幸福水”,不仅滋润了百姓心田,更为街口镇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注入澎湃的内生动力。
编辑:程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