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新用户
注册新用户
修改密码
阿尔茨海默病(AD,俗称老年痴呆)已成为威胁老年人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该病一般发生在65岁后,患者的脑细胞急速退化,且不可逆转,最终会失去日常生活和活动能力。早发现、早干预,有利于减缓疾病的进程。
阿尔茨海默病十大症状
阿尔茨海默病起病缓慢、隐匿,最早期往往是以逐渐加重的健忘开始。大致可总结为十大症状。
1.记忆障碍。对近事遗忘,是该病早期最常见的症状。如炒菜放两次盐,做完饭忘记关煤气。2.无法胜任原本熟悉的事务。3.语言表达及理解困难。早期患者常无法正确说出东西的名字,说的话或写的句子让人无法理解。4.丧失时间、地点观念。出门常迷路,记不住日期,甚至分不清白天和黑夜。5.判断力变差、警觉性降低。如花很多钱买不值钱的东西,甚至会横冲直撞地过马路。6.抽象思考执行困难。患者常不能按要求完成事情,如不知道用钥匙开门、不会用电器等。7.东西摆放错乱。如水果放在衣柜里,衣服放进冰箱里等。8.行为与情绪异常。如无故出现情绪涨落,或变得淡漠、麻木,有些人甚至会有妄想。9.性格改变。变得焦虑或粗暴、疑心病重、口不择言、过度外向、自私自利,失去自我控制能力。10.对以前感兴趣的事提不起兴趣。
确诊需做五项检查
如您怀疑自己或家人可能患有阿尔茨海默病,建议及时到综合医院的神经内科就诊,做以下检查确诊(1-4是必要检查,5-7是选做的检查)。
1.医生询问病史和体格检查。2.神经心理评估(主要是做量表)。3.做肝肾功能、甲状腺功能、贫血四项、同型半胱氨酸等检查,排除维生素缺乏、甲减、神经梅毒等病。这些病也可引起痴呆,但经治疗可好转。4.脑部核磁检查。5.脑脊液检查。通过腰穿抽取脑脊液化验,是诊断该病的重要依据之一。6.PET检查,最早用于肿瘤等病的检测,现在也被认为是诊断该病的重要手段之一。7.基因检测。对有明确家族史、发病较早(65岁前发病)、有特殊临床特点的患者进行基因筛查,明确痴呆类型。
不能根治但可缓解
目前,阿尔茨海默病尚无有效治疗方法,主要以对症治疗为主。药物可分为两大类。1.延缓脑部退化的药物。如盐酸多奈哌齐片、盐酸美金刚片、重酒石酸卡巴拉汀胶囊等进口药物。其中,多奈哌齐、卡巴拉汀多用于轻至中度患者。美金刚用于中至重度患者。2.精神科药物。有的家属认为,阿尔茨海默病治不好,因此放弃治疗。事实上,通过药物、康复治疗、悉心的照料等综合疗法,能减慢认知功能下降,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家庭负担。
照料记住十要点
照料该类患者的要点有10个。1.提供熟悉、稳定的生活环境。避免太多镜子,避免变动房间,始终把钥匙、钱包、手机等物品放在同一个地方,固定作息。2.把焦点放在患者的能力与长处上。3.引导患者多参与生活事务。4.交付患者简单的工作,开发新的能力。5.帮助患者维持尊严及价值感。6.减少冲突,维持良好的沟通。7.给患者佩戴具有定位功能的手环,防走失。8.让亲友、邻居了解家中患者状况。9.据患者的独特性及病程改变照护方式。10.对晚期、重症患者,关键在于预防感染。
五类高危人群要注意
年龄、性别、遗传等是诱发阿尔茨海默病的不可控因素,我们需重点关注可控因素。以下五类高危人群要注意。
1.文化层次低、缺乏早期教育者(15岁还未读书)。2.有高血压、脑血管病、糖尿病等基础疾病史者。3.肥胖者。4.抑郁患者。每年有10%左右患抑郁症的老人转变为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独居、丧偶、闲暇娱乐少且较内向的老人都是高危人群。5.拥有不良生活方式,如缺乏锻炼、社交贫乏、吸烟和酗酒。此外,头部外伤史、听力减退等也是高危因素。
防病从小事做起
早期采取预防措施是远离阿尔茨海默病的关键。1.多用脑。选择感兴趣的事训练大脑,如读书、绘画、园艺、烹饪、打麻将等。2.多运动。保持每周运动3次以上、每次30分钟以上。3.多活动手指,如打算盘、在手中转动健身球、练习双手空抓、弹奏乐器等。4.多参与社交活动。5.合理饮食,多吃粗粮、蔬果、豆类、乳制品,少吃肉类。6.多咀嚼。7.调养情志。
编辑:郑亦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