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
x

注册新用户

发送验证码
立即注册
X

修改密码

发送验证码
修改密码

拒绝“懂事”的孩子 从“懂事”的父母做起

2019年05月10日 09:24:12 来源:黄山新闻网

拒绝“懂事”的孩子 从“懂事”的父母做起


有些“太懂事”的孩子,小心翼翼看大人的脸色,失去了应有的放肆和任性。这种讨好型人格的养成,是孩子一生难以摆脱的梦靥。幼年时期的成长经历是一个人性格形成的关键时期,什么样的家庭环境容易塑造出讨好型人格的“懂事”孩子呢?

 

缺少爱和温暖的家庭

 

或许是父母常年不在家,或许是父母感情不和,在这种缺少爱的家庭里,孩子感受不到温暖,没有安全感,只好在夹缝中求生存,小心翼翼地寻找一种让父母能对自己好一点的姿态来面对。这种家庭长大的孩子,内心极其敏感脆弱,常常会以卑微的姿态去讨好别人,以免受伤害或者换取关爱。

 

父母有着较强控制欲的家庭

 

在这种家庭里,父母总是试图控制孩子的一切,孩子不能有自己的意见,否则会受到批判。久而久之导致孩子内心的声音完全被泯灭,成为只听从大人安排的提线木偶,不敢也不会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当他们长大后,就会用迎合父母的方式去迎合其他人。

 

父母自我价值较低的家庭

 

这类父母本身即有着或多或少的讨好型人格,常把“吃亏是福”挂在嘴边,习惯于照顾他人感受而忽略自己感受,经常委屈自己孩子去满足别人家孩子的需求。这种家庭的孩子,长大后会沿袭父母这种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不自觉的就容易讨好别人。

 

孩子,是一个家庭的缩影,孩子身上的很多问题都可以追溯到幼时的成长环境。怎样避免把孩子养成太过懂事的讨好型人格呢?

 

父母以身作则不做讨好者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作为父母,首先应该意识到讨好型人格的危害,反思自己在生活中给孩子做了什么榜样。

 

当朋友家孩子想要自己孩子的玩具时,首先询问孩子“你愿意吗?”,而不是为了自己面子和照顾朋友情绪去强制孩子分享。通过生活中每一件小事,潜移默化地给孩子积极的影响,让孩子学会尊重自己内心的感受。

 

给予孩子无条件的爱

 

美国教育专家米基·法恩说:当父母给爱附加条件的时候,就是在暗示孩子价值感来源于他人的评判,孩子就会努力讨好。


作为父母,要接纳孩子本来的样子,不要试图去将孩子打造成自己心中理想的样子。父母要用实际行动告诉孩子:我们爱你,无论你考100分还是90分,无论你满身特长光芒万丈还是平平凡凡给他人鼓掌。这样,孩子才会有足够的安全感做自己。

 

充分尊重孩子的意愿

 

当孩子对自己的事情有自己的选择时,无论这个选择是否合乎父母亲的心意,父母都要尊重他们独立思考的意识,倾听他们的心声,尊重他们的意愿,而不是用家长权威去压制,这样孩子才不会迫于外界压力作出违背内心的选择。

 

培养孩子充实的内心

 

内心充实的孩子输得起,所以不会刻意追求别人的好评。他们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东西,并愿意为之付出努力,而不是为了得到别人的欣赏。

 

比如孩子因为在幼儿园帮助小朋友得到小红花,我们可以这样跟孩子说:“你能得到小红花,妈妈很高兴。不过妈妈希望你帮助同学不是为了那朵小红花,而是因为你在帮助别人的时候感受到了快乐。”

 

慢慢地孩子就会明白,做自己想要做的事,成为自己想要成为的人,不用委屈自己去迎合任何人,这样的人生才是美妙充实的人生。


编辑:郑亦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