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新用户
注册新用户
修改密码
好的家庭教育浓缩为六句话
对于孩子的学习成长、家庭教育,父母总会想到很多,即想要孩子学习成绩能够优秀,又想要孩子劳逸结合、生活习惯上合理安排,这些都是很重要的,也是家长们对于孩子们的良苦用心。不管是对于孩子的个性培养还是学习发展,其实都是整体性的,家长们都要善于总结和分享,在陪伴孩子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才能让他不断的成长和提升。希望下面6句话对家长在教育孩子上能有所启迪。
好父母都是学出来的
没有天生的成功父母,也没有不需要学习的父母,父母的成功都是不断学习、不断提高的结果。好的母亲对孩子的问题能够做到防患于未然,而不合格的母亲是孩子的问题已经非常严重了,甚至老师都找孩子谈话了,她还没有意识到问题的存在。进入21世纪,信息社会对人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任何岗位都要求培训、考核,但似乎只有生养、教育孩子不需要培训,好像自动就会上岗而且永远不会下岗,其实这种认识是错误的。每一个人在做父母之前都要学习相关的知识,关于怎样做父母的意识和知识准备得越早越好,越充分越好。
好孩子都是教出来的
优秀父母的一个共同点就是在教育孩子上费尽心思,虽然很多父母大字不识一个却也教育出了好孩子,但其实,文盲父母并非就是不懂教育的父母,这些父母同样也可能是教育孩子的高手。央视的《焦点访谈》节目曾介绍过世界中学生奥数竞赛金牌获得者安金鹏的事迹:虽然安金鹏的母亲初中都没毕业,但是她却让孩子上小学之前就把四则运算做得滚瓜烂熟。仅此一点,又有几个大学毕业生父母能做到呢?
好习惯都是养出来的
孩子有了不良习惯,很多父母怪罪于学校和老师,怪罪于孩子,唯独不怪罪于自己。其实,孩子身上的多数习惯,无论是好习惯还是坏习惯,都是做父母的有意无意中培养出来的。孩子的问题大多不是孩子自身造成的,而是父母问题的折射,父母常常是孩子问题的最大制造者,同时也是孩子改正错误与缺点的最大障碍。目前,我们教育的当务之急不是教育孩子,而是教育父母,没有父母的改变就没有孩子的改变。
好成绩都是帮出来的
应试教育是学校和家长都无法回避且回避不了的,帮助孩子适应应试教育,努力跟上应试教育,是父母们应尽的义务。而帮助孩子适应并跟上应试教育的最好办法,是父母能够成为孩子学习上的导师。好成绩固然是学校老师带出来的,但是在应试教育竞争激烈的今天,孩子的好成绩正越来越多地浸透着父母的汗水。
好沟通都是听出来的
孩子进入初、高中后,父母们有个共同的困惑,那就是与孩子难以沟通。优秀父母在这方面大都做得比较好,他们的良好沟通来自于自觉地遵守了这样三个步骤:一是倾听,让孩子把话说出来,并听懂孩子话里的真实意思。二是理解,站在孩子的角度,想想孩子的话是不是有道理,结果往往是有道理的。三是建议,孩子说的话虽然有道理,但是孩子不一定能够采取正确的行动,此时就需要父母给予孩子正确的建议。
好成就都是化出来的
智力不是最重要的,比智力更重要的是意志;意志不是最重要的,比意志更重要的是品德;品德也不是最重要的,比品德更重要的则是一个人的胸襟和抱负。遗憾的是,现在对品德重视的人不是越来越多,而是越来越少了。其实,这是一个教育的误区,品德教育正是一个人成长中最重要的一部分。意志、品德、胸襟等这些重要因素,不是通过父母的说教等“显教育”教育出来的,而是通过父母的行为即“潜教育”化进孩子的骨头里的。从这个角度来说,父母的高度决定了孩子的高度,孩子是站在父母肩膀上的,父母有多高,孩子就有多高。让孩子怀有大胸襟和大抱负的最好方法,除了父母以身作则做好表率外,就是让孩子多读名著,多读伟人传记,让孩子从小学会用伟人的眼光来看待社会和自己。
编辑:郑亦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