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新用户
注册新用户
修改密码
如何打造有方向感的管教?
“管得不够,怕他走歪路;管得太多,怕他渐行渐远,变成一个连我也不认识的人。”作为父母都有过这个困惑:管教那条线要画在哪里,才能当个不卑不亢的父母?其实,管教的问题不在“管多少”,而在这个管教是不是带着爱与方向感。有方向感的管教,具备四个原则:
孩子被允许当孩子,成人必须愿意当成人,为孩子立界限。
孩子不会因为太多的爱被宠坏,父母的感情、温暖、拥抱都是愈多愈好。孩子会变坏,是因为大人不敢管:关键时刻,不愿勇敢说不、设界限,甚至用纵容、降低标准、物质享受来取代爱。
唯有把孩子当孩子,父母才能完成教养使命。明确的“界限”让孩子有安全感,也容易自律及尊重他人。家庭的界限不需要多,但立下就要彻底执行。了解一些管教技巧是必要的,善用技艺但不依赖,所有的管教技巧都是为了协助孩子过渡到自律、自主的方法。
当个“教养有自己见解”的父母。
很多家长确实读过不少书,也从网络及报纸杂志中阅读过数以千计的管教文章,但在面对孩子负面行为仍束手无策。
父母可以花几分种为自己建立“育儿备忘录”。思考“你对孩子的期待”“你会如何描述身为父母的自己”,从中找出适合的管教技巧,加以练习,直到感觉舒适且对自己和孩子有效果为止。备忘录不需要其他人认可,只是为了在教养孩子时,有自己的主张,不会困惑于茫茫的教养资讯不知所措。
不只管理行为,更要在乎情绪。
当被孩子行为气到脑充血时,提醒自己:当孩子最不可爱的时候,正是他最需要爱的时候。这个时刻,什么都不做,只是过去抱抱他说:“妈妈很爱你。”对大孩子说:“我知道。”等情绪过后再来处理事情。
除了重视孩子的情绪,父母更要在乎自己的情绪处理。当孩子故意说:“我讨厌你!”“你那么丑,我长大以后不要像你。”这类的话测试你、激怒你时,你当然可以生气,也可以跟他说:“我真的很生气,我现在不想跟你谈这个问题,我们明天再来处理。”
允许自己当一个“有人性”“会生气”的父母,但也要提醒自己,父母就是要当一个比孩子成熟、能够自我控制的人。父母的包容会让孩子有力量面对自己的情绪和错误。父母梳理自己情绪的“示范”,也是他最好的身教。
以爱与了解为基地。
“管”和“教”其实是两件事情:“管”是一种权力关系;“教”则必须建立在爱与了解之上。了解管教技巧固然重要,但是了解孩子负面行为后的动机更是关键。许多负面行为是表征,是孩子求助的方式。如果父母不够了解孩子,很容易在负面行为出现时授寻有效的管教技巧,因为没有“对症下药”,所以那些技巧用起来效果不大。
有了爱,亲子关系稳固,孩子会在乎父母的赞美、指责、奖励、处罚,这也让所有管教技巧变得有效。所有的管教都是为了让这个家更好、让孩子更好,也因此,我们愿意在这个过程中成为一个更好的人、更好的父母。
编辑:郑亦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