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
x

注册新用户

发送验证码
立即注册
X

修改密码

发送验证码
修改密码

如何打造完美的隔代教育?

2019年03月28日 09:20:15 来源:黄山新闻网

在当代社会中,大多数年轻的父母双方都要工作,要承担养家糊口的责任,很多孩子的教育责任无疑落在了爷爷奶奶、姥姥姥爷身上。

作为祖辈,没有一个不疼爱孙辈,不想让孙辈发展好的。但是真能把孙辈教育好的就比较少了。因此,如何发挥隔代教育优势,避免其劣势,就成为需要父母好好思考的问题。那么,如何让隔代教育更好地进行呢?

树立正确教育观,与老人达成共识

作为孩子的父母,老人的子女,要在隔代教育中起到桥梁的作用。努力处理好其中的不利因素,切不可片面地看待这个问题。谁来带孩子,不是问题的关键,关键在于父母和祖辈的教育理念要一致。作为老人的子女,年纪轻,生活空间比祖辈更广阔,接触新事物更多,接受能力也更快。所以要多跟老人沟通,了解老人的养育观念,找到两代人在教育方式、教育观念上的异同。

很多家庭中会出现爸爸妈妈管孩子,爷爷奶奶护孩子的情况,甚至还会搬出“你小时候还不如孩子”的话,来反击孩子的父母;有些妈妈很怕说多了会影响婆媳之间的关系,怕老人认为自己不相信她,所以往往采取的就是回避忍耐的方式。其实,这时候可以采取一些巧妙的方法向老人传递信息。

例如,可以用“说别人家的事”的办法,引起老人的注意;也可以请孩子的爸爸出面做调解;还可以找来相关的报刊、书籍,跟老人一起讨论上面介绍的事情,说出自己的想法和观念……巧妙地纠正老人不适当的抚育方式。最终的目的是,父母与祖辈在家庭教育的观念上达成共识。

承当应有的责任,亲子教育不可少

祖辈有曾经抚育子女的实践经验,他们对孙辈的疼爱使其更容易与孩子建立融洽、和谐的关系,为孩子的教育奠定了良好的感情基础,从而营造了良好的家庭氛围。孩子在祖辈的悉心照料下,饮食起居、身体素质、交通安全等都有了保障,祖辈人为年轻的父母们解除了后顾之忧。

因此,很多年轻的父母,便以要全身心投入工作,事业要发展为借口,把孩子全权推给祖辈来教养。但是由于“隔辈亲”,祖辈对孩子更容易溺爱,这样就使得孩子容易养成自私、任性的性格,遇到挫折也很难承受。在抚养、教育孩子的过程中,隔代教育是不能也不可以代替亲子教育的,而只能是亲子教育的补充。

年轻父母不管多忙,都应该尽可能地抽出时间了解、照顾、教育、指导孩子。在节假日,父母可以带着孩子到博物馆参观,补充课外知识,到大自然中去开阔视野,到体育场馆内锻炼身体增强体质,让孩子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这些是祖辈不能很好地提供给孩子的,也是为人父母应尽的义务。

相互尊重,走出隔代教育的困境

由于祖辈对孩子的过分关注、溺爱,很容易使孩子变得任性。过度的保护也会让孩子对祖辈更加依赖。有了祖辈这把保护伞,孩子对父母的感情会渐渐减弱,亲子间的隔阂会日渐加深,祖孙间的情感逐渐替代了孩子对父母的依恋。

这就需要祖辈与父辈之间相互尊重,祖辈和父辈存在不一致的教育方式时,应在私下里交流。不要在孩子面前表现出对对方的不满,这样会让孩子学会钻空子,找“保护伞”,应该让孩子感受到父母和老人的教育是一致的。孩子的父母也应该多虚心向祖辈请教,因为他们在多年的社会生活中,积累了很多成功的教育经验。

父辈、祖辈携手同心,才能其利断金。如果祖辈和父辈的教育观念实在不能达成一致,父母需要和孩子一起分析、讨论,谁的方法更正确。要相信孩子,他们有一定的判断力。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让孩子知道哪些做法是真正为他好。

总之,父母一定不能因为隔代教育可能会给孩子的成长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就因噎废食,唯恐避之不及。只要父母们想方设法地积极应对,勇于直面问题,解决问题,扬长避短,让其尽可能地发挥出教育优势,那么,孩子就可以在这种充满爱与和谐的家庭环境中快乐成长。


编辑:郑亦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