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新用户
注册新用户
修改密码
孩子有这些表现 需要家长及时纠正
叶圣陶老先生曾说:“好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受用;坏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吃亏。”一个人的习惯,往往是在童年时期养成的。这个时期的孩子,可塑性最强,如果父母坚持培养孩子好的行为与习惯,未来的教育之路会越来越轻松。相反,如果孩子的坏行为,父母不去纠正,等发觉不对劲的时候,早已经错过了最佳的教育时间。
所谓爱孩子,一定要懂得分寸和原则。孩子有些坏行为,家长一定要及时纠正。
对父母缺乏起码的尊重
父母教育孩子,最失败的结果,是你的孩子越来越不尊重你。
有的孩子不高兴就对父母撒气,甚至拳脚相加;有的孩子玩手机玩电脑,爸爸妈妈叫他吃饭,慢慢吞吞,装听不见,半天不动窝;还有的孩子,习惯顶撞父母,父母一说话就表现出不耐烦。
很多家庭中,孩子地位越来越高,父母却越来越“卑微”,这不是一件好事。一个不尊重父母的孩子,未来也很难懂得尊重其他人。毕淑敏曾经在文章中写道:“天下的父母,如果你爱孩子,一定让他从力所能及的时候,开始爱你和周围的人。这绝非成人的自私,而是为孩子一世着想的远见。”爱和尊重是互相的。为人父母,学会尊重孩子的同时,也要教他尊重父母,尊重他人。
得不到就耍赖威胁
有的孩子在想要一个东西时,习惯用耍脾气威胁父母。孩子很懂得察言观色,在成长中,不停地用自己的小聪明测试父母的底线。如果父母第一次选择妥协,那么有了第一次,就有第二次,最后孩子屡试不爽,也越来越不把父母的话当作一回事。
面对孩子的哭闹威胁,父母能怎么办呢?中国公安大学李玫瑾教授曾表示,对待哭闹的孩子:“不要打,不要说,不要走开,只做一件事,就是一定要陪伴他,告诉他:这样做不对,你要闹就闹吧。”大人的态度很重要,如果不能始终如一地坚持原则,孩子就有无数种方法让你打破原则。
沉迷手机无法自拔
沉迷手机的孩子,就好像长出了心魔,听不进任何劝。只要开了上瘾的头,再想让他放下手机,太难了。
世界卫生组织曾发布有关幼儿接触电子屏幕时间的建议报告。报告建议,2岁以下幼儿不要接触任何电子屏幕,2-5岁儿童每天接触电子屏幕的时间不能超过一小时。一个孩子长期沉迷于电子产品,会表现出注意力涣散、不集中的情况,而且会减少与父母的交流,变得意志消沉,只顾享受短暂的快乐。最重要的是很容易暴躁,面对父母的阻止,表现出极端的不配合和抗拒。
然而,电子产品却不是毁掉孩子的罪魁祸首,关键在于父母要在孩子很小的时候把好关,懂得控制好时间,做好榜样。
过度依赖
很多孩子在家除了吃和学习,其他的事情,根本不用自己操心,因为爸妈早就打理好一切。可换来的结果常常与父母期望的背道而驰,有的孩子缺少责任感,有的孩子过于依赖,有的孩子受之无愧,不懂感恩。
至于父母该怎么做,那就是把属于孩子的责任还给他。要知道,父母替孩子走的路,都有可能变成他爬不出的坑。
编辑:郑亦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