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新用户
注册新用户
修改密码
距离高考还有最后几天时间,在这个时候,家长既不能对孩子 “漠不关心”,也不要过于“细腻”,因为二者都会令“急躁”的孩子感到“意外”。面临大考,孩子的内心会产生一定的紧张情绪,他们又都处于青春期末端,独立意识较强,负面情绪也需要宣泄,同时,在备考中有些细节又不能出现失误,因此,家长在考前要做到粗中有细,这样才能有效地帮助孩子。首先,这些复习要点家长一定要告诉孩子:
避免非智力因素失误
现阶段一定要抓紧时间总结非智力因素造成失分的地方,消除非智力因素形成的失分。做题的时候不要过于自信,遇到简单的题或者是相似度非常高的题不要过于激动,要沉着冷静地解题,做好每一步,验算好每一道简单题和一些相似的题。
在模拟中找对考试感觉
就像篮球运动员不能放弃球感的训练,考生也要在反复的模拟考试中培养考感。在最后的模拟考试中,拿到试卷之后,浏览试卷难易及题量,摸索时间的分配、答题顺序与成绩关系,提高驾驭环境能力,最大限度发挥自己水平。
对知识的熟练掌握最重要
孩子要记住一句话——对知识的熟练掌握最重要。可以从细微处出发,把原有的解题方法尽可能熟练演绎,将原有的知识框架反复梳理。做到熟练,就能缩短思维时间,提高解题的速度。
反复温习记忆性的内容
每晚睡觉前,闭上眼睛,回忆各科某一单元内容,尽量能够完整回忆。在回忆过程中应该有部分知识点回忆不准确或没有回忆上来,带着问题先睡觉,第二天复习时加强对没有回忆上来的知识点的记忆。
调整好心态比刷题更重要
在高考赛道上,心态永远是最重要的。不论是在学习还是在生活中都要告诉孩子学会宽容,都要有平和的心态。现阶段,如果孩子一味想着还有多少题没做,还有多少内容没记,不仅效果不佳,反而会增加考前焦虑。
保持好状态 坚持五个字
如何保持一个良好的复习状态,家长可以告诉孩子这五个字——静:心态一定要放平和,发现不足并及时补救;稳:保持复习节奏,步步为营,稳中求胜;进:就是上进,渴望进步,没有求进的心,一切都是空谈;动:动力加上行动,一定要有一个支撑你坚持到最后的不懈动力:不管是理想的大学,还是未来的人生目标;恒:坚持就是胜利,持之以恒方能实现理想。
其实,高三的孩子大多已经成年,高考前的准备工作完全可以自己做好,如果家长愿意助孩子一臂之力,当然是锦上添花。那么,最后冲刺阶段,家长如何做好后勤工作呢?
家里气氛要和平时一样
家长应该同平常一样,该干什么就干什么,淡化高考气氛,让孩子自由复习,如果过分地关心,会让孩子产生“考不好对不起父母”的想法,增加孩子的思想负担。
不要贸然给孩子添加营养品
临近大考,有些家长会给孩子找来“特别食物”补身体,其实这样根本没有必要,并且还有吃坏肚子的隐患。当下考生的饮食保证营养均衡就好,市场上各种标榜着提神醒脑的产品,家长务必要慎重选择。
把脉孩子心理 沟通化解焦虑
孩子在这一阶段容易对自己失去信心,产生退缩逃避的心理,从而自暴自弃。如果家长没有及时帮助孩子调节情绪,解决心理问题,极有可能影响孩子成绩。因此,家长要经常和孩子沟通交流,及时发现并解决孩子的心理问题,避免孩子出现巨大的心理包袱。
备齐考试用品
考试前两天,家长可督促孩子把考试用品、准考证、身份证等准备好,统一放入透明的塑料夹中,还要留意考试时要用的铅笔是否合乎要求,一旦机读卡不能识别的话,就会让孩子因为完全可以避免的小失误高考失利。
编辑:郑亦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