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新用户
注册新用户
修改密码
作为父母,我们都希望孩子能接受良好的教育从而成为优秀的人。而良好的教育,是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对孩子认知的“引导”和“唤醒”。有3样东西,对孩子来说至关重要,关系着孩子的未来。
1.兴趣爱好的培养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是梦想的基础。有兴趣爱好的人,比没有兴趣的人有着更清晰的人生规划。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是父母送给孩子最珍贵的礼物之一。
在孩子的幼年时期,父母可以多观察孩子的注意力容易被哪方面吸引或者在某个地方表现出惊人的天赋,然后根据孩子的表现,努力向某个兴趣上去引导。
比如孩子喜欢画画,家长可以多给孩子买一些画册和画笔,孩子喜欢音乐,家长可以送给孩子一把乐器。这些看似简单的东西,却是培养孩子兴趣爱好的敲门砖。
当然,这个过程是孩子自愿的,家长千万不要强迫,否则效果只会适得其反。孩子一旦有了兴趣爱好,就如同打开了另外一个世界的大门,终生受益无穷。
2.知识眼界的拓展
见过世面的孩子,有多不一样?
有次老友聚餐,大家都带了家属。很多孩子见到陌生人,不敢上前打招呼,怯生生地藏着父母身后。吃饭的时候也是小心翼翼,不敢多说一句话。
有个孩子却很不一样,他见到妈妈的朋友,很自然地上前打招呼,别人问他问题,他会非常礼貌地回应。小小年纪,眼睛里闪着自信的光芒,一看就是见过世面的孩子。
孩子妈妈说,孩子从小就跟着他们去过很多地方,每去一个地方,他们都尽量让孩子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孩子看得多,听得多,学到的东西自然也就多了。
增长见识,不一定要去多贵的地方,重要的是父母有没有向孩子灌输知识。哪怕你带孩子去的地方只是在一个小山村,一片小树林,只要你认真讲解,就能拓宽孩子的认知边界。
孩子的眼界,藏在父母的见识和格局里。父母心态开放,孩子才敢于尝试,父母积极进取,孩子自然不甘平庸。让孩子从小“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长大之后他才会看得长远,走得顺畅。
3.陪伴
两年前,表姐在学校旁边开了一家小卖部,生意非常红火。表姐每天忙得不可开交,根本无暇照顾孩子,和丈夫商量之后,将女儿送去了乡下的爷爷奶奶家。
表姐原本打算等孩子上了小学就将她接回来,自己在学校旁边也方便照顾。
临近春节的时候,表姐去老家接孩子。她从村头远远看见孩子,高兴地向她招手,没想到孩子看了她一眼就跑了。
回到家,她拿出玩具逗孩子玩,孩子却钻进奶奶的怀里,用陌生的眼神打量她。那一刻,表姐的心理五味杂陈。
春节之后,表姐没有把孩子再送回老家。她说,“钱挣得再多,对孩子来说,也没有父母的陪伴重要。她不想再错过孩子的每一个成长阶段。”
我们总说太忙,忙着赚钱,忙着应酬,忙着加班……却忽略了有多久没有好好陪过孩子。的确,这个时代的父母压力太大了,为了给孩子提供更好的生活条件,只能每天在风雨中不停地奔波。
“放下工作养不起你,拿起工作陪不了你”,是很多父母的无奈,也是当今社会最真实的写照。
可是,孩子的童年却只有一次。缺少父母陪伴的童年,是孩子永远抹不去的心里阴影,也是父母和子女之间日渐疏远的鸿沟。
田先老师说过:陪伴孩子,不是让你时时刻刻陪在他的身边,而是每天回到家,放下你的手机,好好陪孩子说说话,听他讲讲身边的趣事,陪他做半小时的游戏,读一个小时的故事。
有父母陪伴的孩子,内心充满安全感,成长才会更健康。
编辑:郑亦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