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全国两会
x

注册新用户

发送验证码
立即注册
X

修改密码

发送验证码
修改密码

徽州的满汉全席“赛琼碗”

2019年03月08日 09:48:32 来源:黄山新闻网

您见过由288碗(盘)徽菜菜肴铺天盖地组合而成的宴席么?您听过由288碗(盘)徽菜菜肴铺天盖地组合而成的宴席的故事么?或许您已经打从《舌尖上的中国》的镜头中见识过了、惊叹过了,那么,现在,就让我们一起真真实实地走近那由288碗(盘)徽菜菜肴铺天盖地组合而成的宴席——驰名古今中外的“赛琼碗”。

“赛琼碗”,又称“绩溪赛琼碗”,因为它是“中国徽菜之乡”安徽省绩溪县伏岭镇北村、胡家一带民间每年正月十五至十八日为纪念汪华而举行的一项祭神、烹饪比赛民俗活动,并逐渐演变成为了一款著名徽菜宴席的名称。这里的“琼碗”,即指“盛满琼浆玉液美食的大碗”;这里的“赛”,指的是“全村菜肴大比拼的比赛”。因其声势浩大、抢人眼球,“赛琼碗”也被誉作徽州的“满汉全席”,是典型的徽州民俗里的中国徽菜的典范之作,也是典型的民间徽菜美食博览会。

“赛琼碗”本是为纪念汪华所举办的,汪华是古徽州绩溪登源人,隋末农民起义领袖,先后攻占宜、歙、婺、睦、杭、饶等六州,建号吴王。后归顺大唐,受封越国公。六州百姓不忘汪华保障乡里之功,感其“保境安民”的功德,立庙塑像,所谓“汪公菩萨”,以供后裔祀祭。相传正月十八是汪华的诞生之日。起初,由绩溪汪姓民众发起组织祭拜活动,后沿传至他姓名族。从正月十五至二月二十五日,轮流在宗祠、村庙举行花朝会,盛会活动包括闹花灯、敲锣鼓、放鞭炮、抬会猪、摆供献、诵祭词、燃香烛、拜汪公等程序。具体来说,正月十五日,神庙张灯结彩,夜晚闹花灯;十六日,送汪公(汪华)、太子(天王太子)两神入庙,击鼓鸣炮,摆设琼碗;十七日,两神出巡赛会,在神庙正殿案上上供祭祀,赛琼碗;十八日,撤琼碗,两神回宫。因此,“赛琼碗”最初是从祭神活动中的上供祭品开始的,后来由于供品愈摆愈多,规模越办越大,“摆供献”就发展成了“赛琼碗”。据《绩溪县志》记载:“庙会和祠祭赛琼碗,每家至少做3盘菜摆于祠堂、庙堂用作祭品。西坑村庙会琼碗,有24行288碗。北村程姓40岁男子祭社,赛琼碗也五花八门。”

在“赛琼碗”活动中,其巨型案桌上,除了摆放着24对白锡镂花烛台、昼夜通明着粗如断柱的大红神烛、壮如牯牛的会猪和清茶、美酒、果点外,更多的是用名贵大号瓷盘、瓷碗盛装的、由各家各户献上的、用各种山珍野味和农家土产精制的、象征“五谷丰登”、“吉祥如意”、“鸿福无边”、“福寿绵长”的各色美味佳肴。为使自己制作的供品菜肴更加美观、夺目,虔诚的乡民们都会各展其烹饪绝技,烹制出五彩缤纷的菜肴来,以提高人们对供品的观赏性,以表达对其列祖列宗的诚意。同时,也形成了徽人对菜肴的“重色”观念。在规模最大的祀祭活动中,案桌上最多排放24行,每行12盘(碗),总计多达288盘(碗)各式菜肴。这些表达百姓对神灵顶礼膜拜而精心制作的珍馐供品,宛如一件件艺术精品,不仅美味而且赏心悦目。而在“赛琼碗”的琼碗里,则以山珍、鲜干果、肉、禽、蛋、鱼、蔬菜及海鲜做主料配制,经徽乡大厨精心烹制而成。多雕塑、拼排成吉祥图案,常见的有“百花迎春”、“凤凰展翅”、“鲤鱼跃龙门”、“蟠桃献寿”、“和合利市”等,这些菜名均用蜂蜜黏剂书就,再撒以黑、白、黄三色芝麻凸显出菜名,让人们一目了然、遐思万端。

真正是:不虚此行古徽州,触目难忘“赛琼碗”啊!那铺天盖地的徽菜大展示,那成行成列的徽菜几百碗,那不同样、色艳丽的徽菜大汇聚,令人为之惊叹,令人大开眼界。在最近几年的徽菜节庆中,来自国务院特批的“徽州生态文化保护试验区”的绩溪县的“赛琼碗”徽菜绝技,每每都以汪华公巨幅绣像为背景布置而成的铺天盖地的壮观现场再现,除了本地之外,还屡上合肥、北京等地隆重展示,颇获厚誉,中央电视台还专门为“赛琼碗”拍摄了专题片播映海内外。业内人士评价说:欣赏已经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即将申报“单桌宴席菜肴款数最多”吉尼斯纪录的、叹为观止的徽州的满汉全席“赛琼碗”,看的就是民俗,听的就是故事,吃的就是氛围,品的就是文化。

编辑:郑亦军